隨著全球
金融市場監管的日益提升,銀行系、保險系和基金公司進行投資組合碳足跡及氣候風險披露顯得尤為重要,資產端的數據收集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而目前中國市場上,存在明顯的底層資產
碳排放數據缺失問題。鼎力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共有超170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ESG報告,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30%。而主動披露自身碳數據的A股上市公司只有500多家。其中,數據真正可供投資機構使用的只有282家,占比不足5%。
完整的碳管理閉環從數據收集、存儲、分析形成報告,給到監管機構、投資人和下游客戶,再到最終形成決策,亟需理解方法論和行業邏輯的人才。
全景ESG邀請鼎力可持續數字科技(
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王德全,為您詳解碳關稅給中國
碳市場帶來的影響以及中國ESG和碳數據市場現狀。
ESG金句:
1.出口企業不積極應對CBAM后期利益或受損。
2.CCA(美國清潔方案)比較務實,CBAM(歐盟碳關稅)更理想主義。
3.未來CCER價格機制形成,參與機構會很多。
4.目前大幅提升國內碳價可能面臨系統性負擔。
5.ESG信息缺失影響海外長線投資人配置中國資產。
6.在可持續發展路上追尋自身價值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情。
嘉賓介紹 王德全
鼎力可持續數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ESG投資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資深專家,中國金融40人
論壇創始理事,中國ESG30人專家。擔任中國基金業協會綠色和可持續投資委員會專家,中國保險資管協會ESG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
香港中資基金業協會可持續投資委員會副主任,香港董事學會資深會員,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擁有
北京大學學士學位、哈佛法學院碩士學位、斯坦福大學金融法學博士學位。
以下為對話全文:
01
碳關稅初衷是防止碳泄漏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