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世界區塊鏈大會·烏鎮”的“D-Future:去中心化金融的未來”分論壇上,上海證券交易所前總工程師、金融科技專家白碩表示,幣改和鏈改正往同一個方向發展,這個方向包括大企業(實體經濟入場)、大資金(嚴肅機構入場)和大流量(網絡巨頭入場)。他還指出,目前
區塊鏈行業的快速發展,造就了各種概念的誕生,從幣改、共票改到票改,生態豐富的同時也見證了失敗與虛假泡沫。而如今的鏈改,則是真正脫虛到實,賦能企業發展的一個過程,被認為是“區塊鏈與產業的互相救贖”。在鏈改理論與實務專家
以區塊鏈技術為背書,對于公司或關聯經濟主體所擁有和形成的多元資產形態,進行統一的通證(token)形式改造,在獲取市場資金的同時,將組織形態變更為社群組織形式,用以進行價值分配和社群自治管理。這種通證化改造,不僅可以順利完成對于企業而言困難重重的融
不愧是區塊鏈速度,幣改熱潮剛剛掀起,鏈改又撲面而來。本質上來講,這些都是區塊鏈結合傳統經濟和實體的改革,可以稱之為“區塊鏈+”。那么,鏈改在法律監管、通證經濟模型設計等方面會遇到哪些挑戰?如何避免鏈改市場亂象?鏈改的社會意義是什么?
一場由“交易即挖礦”和“幣改”引起的新戰爭,“幣改”是洪水猛獸,還是一種嶄新的經濟形態?至今難有定論。但在目前炒幣之風下,難免會有變味的“幣改”。
“幣改”實際上還沒有跳出幣圈的思維。什么是“幣圈思維”?元道曾這樣描述:“所謂幣圈思維就是搞一條鏈,發一個新數字貨幣,給它按上一堆先進技術,拉上幾個名人做背書,盡快上交易所,把目標放在價格炒作、而不是服務實體經濟上,這叫空轉。
幣改如何做到合法合規?我要告訴大家,在目前的背景之下,合法,指的是合乎法的基本原理、合乎公認的道德和普世價值,例如民主,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法治,誠信,敬業,文明等。
自6月初的橫空出世,FCoin 已經誕生2個多月了。在這段時間,FCoin 從最開始的驚艷與震撼,逐漸成為大部分人眼中的荒誕與段子。
“鏈改”指的是:一個傳統資本結構的公司通過區塊鏈重新構造產業的活動,重新定義生產者、消費者、參與者的利益分配關系,形成的新的組織模式。它提供了一種新的協同方式和激勵方式,讓整個行業的效率更高、層級更低,讓整個產業的價值回歸更加本源的狀態
token 的價值只有擁有實體資產背書和使用場景才有價值,有些 90 后隨便搞個項目,發個幣出來融資都是扯淡。" 至此,話語權似乎又從之前萬眾矚目的年輕創業者手里傳到了擁有資產和資源的年長者手中。這是題外話,最重要的是,傳統企業 token 化俗稱 “幣改” 會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