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
區塊鏈速度,幣改熱潮剛剛掀起,鏈改又撲面而來。本質上來講,這些都是區塊鏈結合傳統經濟和實體的改革,可以稱之為“區塊鏈+”。那么,鏈改在法律監管、通證經濟模型設計等方面會遇到哪些挑戰?如何避免鏈改市場亂象?鏈改的社會意義是什么?
日前,核財經APP就有關問題對
tokenClub研究院高級研究員、DIPNET社區理事孫航進行了專訪。以下為專訪實錄:
核財經APP:面對“鏈改”,圈內人士難以達成“共識”。有觀點認為,鏈改是新瓶裝舊酒,有觀點認為這是經濟變革創舉。您怎么看?
孫航:排除一些主觀的觀點因素(比如利益者相關的表述),“鏈改”和“幣改”的一些分歧,主要來自于倡導者所針對的比較對象不同。
很多積極倡導“鏈改”的人士,他們很多都是剛從互聯網企業或是實體經濟企業進入區塊鏈領域的,看到“去中心化”、“通證經濟”、“企業社區化”這種理念,感覺特別新穎,對他們來說,“區塊鏈”是一個全新的世界,而他們比較的直接對象一般是那些尚未擁抱區塊鏈的傳統企業,這也是他們認為“鏈改”是一種“經濟變革創舉”的最主要原因。
但在一些在區塊鏈行業從業很久的人看來,這種“擁抱實體經濟、造福社會大眾”的口號,他們實在是太熟悉不過了。目前我們在市場上所能看到的那些
區塊鏈項目,他們的白皮書第一章,幾乎都是聲稱要“服務實體經濟、解決行業痛點”,而最終的結果我們看到了——就是以這些口號為名發幣集資。所以現在
幣圈人對于這種話還是挺審美疲勞的。在他們看來,姑且不說“鏈改”是不是真的想對行業和企業進行“區塊鏈+”,就算真的有這個主觀意向,最終在客觀上可能也會發展成簡單的融資行為。因為這幾個口號雖然聽上去很有新意,但實際上落實到區塊鏈項目中相當困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