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航:1)法律監管方面:現在從事“鏈改”的很多企業,注冊地都在國內,這樣的企業一旦發幣,一定會被監管盯上。
2)利益再分配方面:理想中的
區塊鏈項目,它的酬勞都應該是以
token的形式,按照設定好的智能合約進行嚴格的發放,比如說
比特幣每個塊獎勵多少個
btc;但現在大部分的
區塊鏈項目,他們的利益再分配跟傳統企業其實并沒有太大區別,仍然是按照“人治”的標準進行發放,這其實也是區塊鏈行業面臨的一個普遍挑戰。
3)通證經濟模型設計方面:現在很多的區塊鏈項目,在通證經濟設計方面有一個誤區,那就是以為就是給自己發的幣賦予幾個應用場景就ok了,但這樣做有一個很大的隱患:那就是他們發的幣是以股權形式存在的,也就是“權益類代幣”,而為了穩定投資者社區情緒,區塊鏈項目方經常需要對項目進行市值管理,從而使得這些“權益類代幣”的價格上升,然而這隨即就走進了一個死胡同:對于那些項目真正的用戶來說,當他們需要使用代幣的時候,會發現相關的費用打著滾往上翻,以至于到了難以承受的地步,就好像
以太坊轉賬一樣。
4)市場亂象問題:從現在的市場來看,有兩股力量可以制約亂象的出現:一是市場低迷,投資者對很多項目都失去了興趣,這樣一來,即便是有一些不那么優秀的項目出現,也會因為市場冷淡而無處發力。二是媒體,只有項目足夠優秀,才能征服所有輿論,否則
幣圈媒體的背后力量盤根錯節,空氣項目沒法收買所有喉舌,最后一定會被各種路子的媒體給揭露出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