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知情人士透露,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大摩”)計劃推出與比特幣掛鉤的復雜衍生品交易,與其他華爾街公司一起,為客戶提供參與虛擬貨幣市場的途徑。
因為加密數字貨幣的相關監管框架仍不明朗,高盛將放棄近期內開設交易加密貨幣交易室的計劃,改為優先考慮可以怎樣參與這類市場,可能未來某個時間重啟這類計劃。
近年來,區塊鏈資產種類不斷豐富,資產規模迅猛增長。截至2018年2月,全球區塊鏈資產種類超過1500種,資產規模約24000億美元。但是,這些項目的質量良莠不齊,他們團隊的實力和背景也各不相同,所以投資價值也各不一樣。所以,如何甄別優質項目
目前,隨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正從人與人連接的時代進入到萬物互聯的時代,從信息互聯向價值互聯轉變。“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是建設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扣合點,是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9.4日ICO禁令一周年即將到來,圈內又興起了對ICO存廢的討論,不少朋友其實明明知道ICO及變相非法公開融資已經蓋棺定論,但還是覺得有一絲疑惑,向颯姐提問,也頗具感性認識。今天咱們就來談談這一年來的變化和糾結....
在比特幣、以太坊的治理模式中,挖礦的欲求大于社區的治理,利益的誘惑大于權益的保障,除了礦工,社區被荒廢,更無人關注分布式自治下的權益與責任。
9月10日,紐約金融服務署(NYDFS)同時批準了Gemini和Paxos兩家公司發行穩定幣的申請,為首批受監管的穩定幣,此舉被業界解讀為意義重大。
安全是數據不可以被竊取,隱私是數據在流通過程中不要把細節透露給不需要知道的人。在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實現上,宋青見提出將公鏈技術和聯盟鏈結合,用公鏈來做聯盟鏈數據的存證,可以增加聯盟鏈沒有公有鏈可信度高的缺點,聯盟鏈又提高了很高的吞吐量
近段時間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和世界銀行合作推出的區塊鏈債券項目bond-i,這是全球首個區塊鏈債券項目,目前已經向多家機構募集到1.1億澳元。這個項目基于分布式的許可網絡,可以進行端對端的債券周期管理,最終能夠實現相應流程的自動化
公有鏈是否為“公眾所有”;公有鏈是否真正在服務“普羅大眾”;公有鏈能否承載“數字社會”使命;信任是否只能通過算法來建立;聯盟鏈是否只能服務聯盟成員。
區塊鏈3.0它的特點就是希望能夠解決擴展性和隱私保護的問題。權益證明共識算法,不管是以何種形式出現,其實都是在一層的擴展性方面上當中占主導地位。
2018第四屆區塊鏈全球峰會在上海正式開幕。中國銀行前行長李禮輝發表了《區塊鏈技術發展的不同路徑》的主題演講。他認為,新技術的成功必須滿足4個基本要素:1.效率更高;2.成本更低;3.最有商業價值的經濟規模;4.具有社會認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