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紐約
金融服務署(NYDFS)同時批準了Gemini和Paxos兩家公司發行穩定幣的申請,為首批受監管的穩定幣,此舉被業界解讀為意義重大。
BKFUND創始合伙人、Hashgard創始人許超逸對巴比特記者表示:傳統金融機構進入數字貨幣的門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通過將法幣兌換在為監管認可的數字美元,使得大量資本有機會流入市場,整體看來是利好。
比原鏈CTO朗豫也表示:這意味著資產上鏈的第一步嘗試,對數字貨幣市場影響挺大的。因為貨幣是經濟系統的血液,流動性很好。把現實世界的其他資產當作器官的話,要先有新鮮的血液流進去才能新陳代謝。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胡捷表示:除了有助于提升數字貨幣市場交易的效率,此舉還具有正面的示范意義,它標志著用
區塊鏈轉賬的這套系統的理念,已經得到了政府的認可。
穩定幣開啟角逐 GUSD會否動搖USDT霸主地位?
穩定幣有什么價值?
以
比特幣、
以太坊、EOS為代表的各類加密貨幣都經歷過市值的劇烈波動,這也是外界詬病加密貨幣難以成為有效的交易和儲值貨幣的原因之一。穩定幣應運而生,正如其名,是一種價值穩定的加密貨幣。
EOSBIXIN CEO超級君對巴比特記者表示,穩定幣是投資者進入加密貨幣市場的一道閘口,讓風險厭惡型投資者有了俯沖標的。
目前比特幣、EOS以及其他區塊鏈資產就像一個自由資產的大池子,很多投資者或經濟體都想接入,但受限于各國政策等客觀條條框框可能無法直接接入,于是產生穩定幣作為一個第二層的閘口對接,閘口越多,那么流向水池子的水就越多,比特幣等的價值就越大。以USDT為代表的穩定幣,讓風險厭惡型的投資者有了一個新的俯沖標的。穩定幣的類型越多,也就對沖掉單點風險。
相比較USDT,用戶更傾向于使用受監管的GUSD嗎?
根據“一百億研究所”的統計,目前,市面上的穩定幣主要分為三類,一是與美元、黃金等中心化資產錨定,代表是USDT、DGD、TUSD;二是用N倍加密資產(比特股、以太幣)抵押,代表是BitCNY、DAI,三是由算法控制貨幣價值的Seignorage Shares、Basis。
近日由紐約金融服務署(NYDFS)批準的兩個穩定幣分別是Gemini Dollar和Paxos Standard,均基于以太坊區塊鏈,并且和美元掛勾,也就是說屬于第一種類型。
Tether公司發行的USDT是這種穩定幣的先行者,已經有了充分的實踐和廣泛的認可度。根據
tokenInsight的數據顯示,錨定與儲備類的加密貨幣的總市值為30億美元,單是USDT就占據了其中90%的份額,達到27億美元的市值。但Tether作為中心化的美金托管人,可能出現與傳統金融機構相同的問題。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胡捷表示:USDT與美元1:1錨定,實際上是一種100%存款準備金的機制。但由于其信息不透明,讓用戶對它是否真的準備了與USDT數量對等的美元,是否存在超發,是否能夠剛性兌付等問題表示懷疑。
相比較而言,近日發行的兩個穩定幣,經紐約金融服務署(NYDFS)批準,由投資巨頭道富銀行(State Street)負責持有相關的美元賬戶,并且該銀行屬于美國國內銀行,接受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等多個美國機構的監管,似乎解決了上述問題。
此外,這兩家公司還承諾配合美國當局對反洗錢的要求。胡捷表示:任何一個國家監管部門都有反洗錢的共識。如果美元兌換成虛擬幣,理論上來講其轉賬路徑可以從此消失,脫離美元的發行體系,目前來看這兩家公司應該會跟蹤資金流向,并提供給當局。
另一位受訪者也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合約中留了一個口子,可以配合監管對你的GUSD做處理,比如違法的資金或被沒收、銷毀、凍結。雖然現在還沒有這樣的功能,但這個邏輯是可以更新的。所以受監管的穩定幣是把雙刃劍,USDT更自由,GUSD有保障。
美元將再度擴張 給其他國家外匯管制帶來麻煩?
為什么美國會率先邁出這一步呢?有何深意?
事實上,紐約州對加密數字貨幣創新的態度一直非常激進,BitLicense就是紐約州金融服務部(NYSDFS)根據為公司設計的法規頒發的用于虛擬貨幣活動的營業執照。它們從13年開始調研,到15年合規化,Gemini和Paxos這兩家公司也很早就拿到charter許可了。相較于BitLicense,’limited-purpose trust’ charter意味著除了貸款和存款業務不可以干,其他與銀行一致。另外持有trust charter對資金要求更高,受到監管更嚴格。
相關知情人表示:從紐約金融服務署9月10號發的審批文件可以看到,此舉有兩層含義,在金融科技領域鼓勵創新和促進該領域負責任的增長。對于用戶來講有三點含義:一是保護消費者、保護投資人;二是反洗錢和合規;三是企業要有能力管理資產,保證安全。站在監管的角度,合規化舉措的嘗試既是為了起到保護的作用,也是為了防風險。
通證研究公眾號將紐約金融服務署(NYDFS)此舉解讀為這是數字美元朝著合規化的方向邁出一大步。
批準前兩家,就沒理由拒絕后面三家;紐約州可以批準,德克薩斯州就也可以批準,所有州都可以批準;這些驍勇善戰的民營公司打前鋒,通過運營穩定幣將其背后的美元帶向世界每一個角落。
知名財經專欄作家肖磊接受巴比特采訪時也表示,如果美國不做這件事情,日本可能做,其他國家也可能做,美國不會放棄繼續擴大美元影響力的機會。
美國實際上是一個金融立國的國家,對全球任何新的金融形態都會有非常持續的敏感度,目前看,數字貨幣領域對法幣的需求,實際上主要體現在穩定的計價方面,因為數字貨幣波動較大,只有用相對穩定的法幣來計價,才能更好的做交易。
從全球來看,如果美國不做這件事情,日本可能做,其他國家也可能做,這就會使得美元從數字貨幣的交易服務層面失去了一個繼續擴大美元影響力的機會,這個美國是不會放棄的。再加上USDT的成功運行,也給很多金融機構提供了很大的推出類似穩定幣的動力,商業領域的需求也會推動美國金融政策的變化。
會否給其他國家外匯管制帶來不便?
BKFUND創始合伙人、Hashgard創始人許超逸表示,這意味著美元已經進行事實上的數字化、發行的民間化。
紐約金融局批準GUSD的發行,其意義非常重大,代表著在有效的監管之下,美元已經進行事實上的數字化、發行民間化。這對于很多國家來說不啻于是一種金融災難,試圖通過外匯管制的方式控制匯率、控制資本外流的難度變得越來越大,老百姓會更多的通過數字貨幣交易所將自己的財富變為更加穩定的數字美元。
對于外匯管制,胡捷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美元穩定幣的跨境支付的確有可能對其他國家造成困擾,但不會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美國本身沒有這方面的擔憂,美元跨境支付本身就是自由的,但當其他國家有限制的時候,就需要有配套的措施。反洗錢是現代金融體系里所有國家的共識。發行穩定幣的公司很容易通過實名制、路徑追蹤、審批手續、查看限額的方式配合監管。
但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受訪者表示這件事很敏感:GUSD會讓那些本幣不被信任的或者本幣市場上處于弱勢地位的國家用戶通過交易所間接持有美元,繞開了傳統金融機構的外匯管制。而且持有GUSD實際上要遵守美國的法律法規,對其他國家的資本和金融市場有潛在影響。盡管目前發行量只有10萬美金,還不會造成太大實際影響,但已經釋放出這樣的信號了。
換湯不換藥的穩定幣 并未實現虛擬數字貨幣的真正理想?
錨定法幣的合法穩定幣和法定數字貨幣有什么聯系?
朗豫表示,合法穩定幣是法定數字貨幣的小范圍的嘗試。
合法穩定幣現在只是一種合法政府背書的企業準備金證明 ,和法定數字貨幣還沒有聯系,但如果以后政府發穩定幣就算是法定數字貨幣了。合法穩定幣是法定數字貨幣的小范圍的嘗試。但就算未來法定數字貨幣發行了,穩定幣仍然有價值,它可以在不同鏈上發行,比較自由。
胡捷表示兩者操作特性一致,只是法律本質不同,法定數字貨幣雖然是虛擬幣的形態,但它其實還是美元,根本性差異在于支撐它們的交換體系不同。
法定數字貨幣和以法幣為錨定發行的虛擬貨幣,其操作特性雖然是一樣的,在支付方面都更便捷。但這兩者的法律本質不同,穩定幣終歸是另一種虛擬貨幣,而法定數字貨幣雖然是虛擬幣的形態,但它其實還是美元,支撐它們的交換體系不同,這是根本性差異。
未來是否會出現更多錨定各國法幣、黃金,以及其他價值標的穩定幣呢?
巴比特采訪了幾位業內專家,他們一致表示“一定會出現的”。
肖磊稱,穩定幣和數字法幣彼此創造需求。
因為穩定幣可以創造投資者對數字貨幣新的需求,也可以讓法幣更多的計價數字貨幣,兩邊都創造了新的需求。
胡捷也表示,穩定幣類似于紙黃金。
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有被交換,流轉的需求,我們把這些東西通證化,對于其交換、流轉和使用都是非常有益的。打個比方,這就像是紙黃金出現后,讓黃金的買賣更便捷了,而現在有更好更新的技術出現了,就是區塊鏈,本質上來講,和以前用紙代表黃金是類似的。
無論是穩定幣還是法定數字貨幣,和比特幣代表的加密數字貨幣本質不同。
雖然前文一直在談穩定幣的優點,但必須要說明的是,穩定幣和比特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物種,它們本質不同。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胡捷解釋到:
無論是通過穩定幣的方式發行,還是美聯儲自己在未來也許基于
區塊鏈技術發行的數字法幣,它們和當前市面上已有的虛擬幣的發行機制是不可混淆的。比特幣信仰者談取代法幣時,最根本是想擺脫人為決定發行量的問題。現在法幣體系的核心特征就是酌情發行貨幣數量。如果這一點得不到解決,無論是穩定幣這種代理機制,還是各國央行正在研究的法定數字貨幣,其實是換湯不換藥,法幣體系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改變,我沒有看到哪個主流經濟體會改變酌情發行的機制,它們僅僅只是在嘗試改變法幣的形態,從技術方面提升交易體驗。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