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超級入口到超級接口,從超級APP到超級API的轉變事實上已開始數年。
作為原本形態的“超級APP”并不難理解。
凡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小巨頭,無一不掌握著超級APP即超級流量入口。于是我們看到了微信在騰訊的獨特地位,阿里對手機淘寶的大力投入,一直沒找到移動入口的
百度黯然掉隊。
“超級接口”的思路則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從離C端消費者最近的應用層退到技術層,將一些通用能力輸送給多元行業和多元場景。
一度市值破萬億,近年增長勢頭強勁的亞馬遜是向超級接口轉型的典型公司。商業專欄作家張瀟雨曾在得到專欄“商業經典案例課”中,用超級接口來描述亞馬遜不斷將內部功能業務轉化為對外服務業務的做法。
由亞馬遜首創的云計算業務就是一個典型的超級接口,它原本是為了解決亞馬遜內部的算力問題,隨后逐漸對外開放,為廣大企業提供通用的彈性計算能力。
類似的還有FBA(亞馬遜物流),它使亞馬遜生態里的商家可以在亞馬遜物流中心里寄存貨物,享受亞馬遜的全球物流服務。
今年初正式亮相的AmazonGo則把超級接口伸向了線下場景:將無人店技術開放給第三方,其愿景是讓所有線下實體店能方便接入,實現無人化。
精要地看,超級接口應有兩個含義:一是“超級”,即應用廣,體量大。二是“接口”,即是一個to B中間層業務,并不直接抵達消費者;同時“接口”也意味著一種標準化程度較高的業務形態。
在新零售、新制造、自動駕駛、新交互等賽道,各頭部互聯網公司正在以AI、云計算、
區塊鏈等技術為基礎,進行廣泛的超級接口業務探索。
大部分近兩年由互聯網大公司主導或參與、有“合作伙伴”加入、且名字長到讓人一時記不住的項目;和那些名字雖然簡短,卻對普通人來說十分抽象的“XX開放平臺”都可以被歸為超級接口范疇。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