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區塊鏈中參與方的分類,區塊鏈可以分為公有鏈,
聯盟鏈和私有鏈。其中:
(1) 公有鏈對外公開,用戶不用注冊就能匿名參與,各個節點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網絡,并參加鏈上數據的讀寫;公有鏈上的信息可以被任何人查看,任何人也可以在公有鏈上發送交易;
常用的共識機制有POW、POS以及DPOS機制,一般適用于虛擬貨幣、
電子商務、互聯網
金融等B2C、C2C或C2B等應用場景。
(2) 聯盟鏈僅限于聯盟成員參與,區塊鏈上的讀寫權限、參與記賬權限按聯盟規則來制定。
聯盟鏈常用的共識機制是PBFT、RAFT算法,其共識過程由預先選好的節點控制,因此適用于銀行間轉賬,證券交易所清結算、企業實行溯源和監控審計平臺等。
目前比較有名是聯盟鏈是由40多家銀行參與的R3聯盟和Linux基金會支持的超級賬本(Hyperledger)。
(3) 私有鏈的各個節點的寫入權限收歸內部控制,而讀取權限可視需求有選擇性地對外開放,適用于特定機構的內部數據管理與審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