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鏈改,即用區塊鏈技術的部分或全部原理和機制來改造傳統業務系統中的技術部分。從目前看,“鏈改”主要分為兩個方向一是在不發行通證的基礎上實行鏈改,這類鏈改多采用聯盟鏈技術,主要尋求從技術方面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另一類則是通過發行通證來實現鏈改,這類鏈改多采用公有鏈技術,主要通過構建通證經濟生態來提高企業競爭力。
2017年以來全球的“鏈改”熱潮,在2018年下半年,有關“鏈改”、“幣改”的話題引起市場熱議。
鏈改,即用區塊鏈技術的部分或全部原理和機制來改造傳統業務系統中的技術部分。
從目前看,“鏈改”主要分為兩個方向一是在不發行通證的基礎上實行鏈改,這類鏈改多采用聯盟鏈技術,主要尋求從技術方面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另一類則是通過發行通證來實現鏈改,這類鏈改多采用公有鏈技術,主要通過構建通證經濟生態來提高企業競爭力。
因此,鏈改的后一種方式在未來更有開發空間,但由于發行了通證,可能會涉及相關經濟
金融法規,受到的監管壓力也比較大。
從實現情況看,自2017年起,一些創業公司已經開始將創業項目與區塊鏈技術做結合,通過“鏈改”來尋求創新和融資的需要。
從全球情況看,根據安永公司今年1月的報告顯示,在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通過發行代幣融資的規模從2016年第一季度的2千萬美元迅速增長到2017年10、11月的41.8億美元,從2017年第三季度開始超過傳統風險投資的融資規模,這表明有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通過發行代幣而非選擇傳統的股權投資渠道進行融資。
而普華永道的報告指出,盡管全球的監管不斷趨嚴,通過發行代幣融資的項目數量與金額仍在迅速增加,每月的融資額度也從2017年1月的9,600萬美元迅速增長到2018年6月的41億美元;而根據
icodata的數據,項目數量從2014年的2個迅速增長到2018年8月份的1001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