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內情況看,盡管國內的監管政策尚不明晰,但在不觸碰現有監管紅線的前提下,許多國內的大型知名企業也在為未來可能的“鏈改”進行探路。
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企業,其主要策略是研發和儲備
區塊鏈技術,待時機成熟時能處于行業領導地位。
根據阿里巴巴官方披露,阿里巴巴的區塊鏈專利主要集中于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如共識機制、平臺架構、隱私保護和智能合約等,不涉及
數字貨幣和通證方向,因此這類企業未來的鏈改很有可能采用第一種鏈改方式進行。
根據IPRdaily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全球區塊鏈業務企業專利數量前100名中,中國入榜的企業占比49%,其次為美國占比33%;阿里巴巴排名第一,美國銀行排名第二,因此我國未來在全球區塊鏈行業的技術專利上占據優勢。
另一類是企業的主要策略是在不違反我國
金融法規的前提下,將
區塊鏈技術和通證設計思想運用于企業的產品中。
這類企業主要通過引入通證經濟,打造一個新的價值生態社區,以吸引更多的流量入駐,或者開發相應的
區塊鏈游戲,通過將游戲資產確權的方式吸引更多的玩家進入。
其中比較成功的項目有迅雷的玩客云、網易的星球基地以及360的圖刻等產品,部分企業產品的具體名單如下表所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