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過渡期實施細則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一直持續到2025年底。過渡期結束后,歐盟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開始征收“碳關稅”的經濟體。
走出去智庫(CGGT)觀察到,歐盟 CBAM 在初期納入
鋼鐵、鋁、電力、
水泥、化肥以及氫氣六個行業,雖然目前最有可能影響到的是中國的鋼鐵出口,但未來歐盟或將CBAM覆蓋范圍延伸至鋼鐵和鋁行業的下游。此外,汽車作為歐洲的重要產業,且制造過程的
碳排放量也較大,CBAM也可能擴大到對出口歐盟的汽車等工業產品,中國的新
能源汽車將存在一定出口成本風險。
歐盟“碳關稅”將帶來哪些影響?今天,走出去智庫(CGGT)刊發安杰世澤律師事務所李若晴的文章,供關注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的讀者參閱。
要 點
1、根據最終法案,CBAM將覆蓋水泥、電力、化肥、鋼鐵、鋁和氫六大行業,未來可能向部分原材料和下游產品拓展。化學品、聚合品等行業的納入將于2026年決定,而歐盟ETS項下所有產品計劃在2030年全面納入CBAM的范圍。
2、歐盟難以憑借一般例外正當化對國民待遇和最惠國待遇原則的違反。CBAM給予豁免或減免的條件過于嚴苛,未能考慮到其他成員國國內與ETS“效果相當”的環保措施,因此缺乏適當的靈活性。
3、作為一項單邊措施,CBAM的外溢效應極強,在效果上迫使第三國采取歐盟水平的碳定價機制,向發展中國家施加了與其溫室氣體排放責任顯著不成比例的負擔。
正 文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