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愛民:舉個簡單的例子。全國
碳市場啟動后,在第一履約周期,我們就發現有一些企業
碳排放數據質量不高。生態環境部下了很大的功夫去解決這個問題,比如開展能力建設、細化技術規范、加強監督檢查、嚴格執法懲處等等,取得了良好效果。這是納入發電一個行業、僅2100家企業的情況下出現的問題。
可以想象,假如把八個行業同時納入,囊括七八千家企業,會是什么情況?恐怕要花的力氣大得多,從技術、管理等方面都會遇到許多困難。
關于今后全國碳市場擴大的問題,我仍然主張要分批納入,不應當一次性地納入七個行業。一批納入后,對企業來說有一個學習、適應的階段;對于政府的管理而言也是需要的,可以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分批納入,可以給我們留出充分的時間,及時糾正出現的問題,確保排放數據質量。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