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ATA公布的詳細計劃,
航空業凈零排放路線圖“并非孤立制定,實行對等評審,并以倫敦大學學院航空運輸系統實驗室提供的建模工具為輔助,計算出每種技術的減排量。”
其中的關鍵內容包括通過開發更高效的飛機和發動機、空氣動力學、飛機結構和飛行系統。其中更重要的是能夠保證飛機可以使用100%的SAF,以及具備向氫或電池提供動力所需的路徑。再就是機場上游的燃料和新
能源載體基礎設施,促進使用SAF或氫動力飛機;自動化、大數據管理和新技術的融合優化空中交通管理、提升航空運輸系統整體效率;政府和行業利益相關方之間需要密切合作,達成全球統一的策略為航空業過渡至凈零
碳排放的未來提供激勵和支持;還包括為技術進步、基礎設施發展和運營改進進行融資,以滿足轉型所需要的巨額資金投入。
現實路徑
“航空公司并不是不想盡快降
低碳排放,但在現有的技術環境下很難迅速實現這個轉變,”前述航空公司管理層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航空業在過去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在降低排放、噪音以及材料的回收循環再利用等方面做了相當多的工作,但現時的技術和環境使得我們沒辦法更進一步,目前看來只有SAF是最成熟最有可能實現的脫碳路徑。”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