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趨向: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區塊鏈被納入新基建范疇自2019年10月24日中央集體學習
區塊鏈技術以來,區塊鏈就成為了中國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2020年4月,發改委進一步明確將區塊鏈納入了“新基建”的范疇;隨后,5月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即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其中“新基建”作為對沖經濟下行、重塑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將承擔起中國經濟新引擎的重要地位。據此,在中央層面的戰略部署指引下,各地政府支持區塊鏈產業發展的步伐也進一步加快,紛紛制定區塊鏈產業發展規劃、出臺產業扶持政策和專項扶持資金政策等,中國區塊鏈產業也因此得到了空前的政策支持力度。
分地域來看,包括
北京、
上海、
廣東等在內的21個省市自治區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及到了區塊鏈。相比之下,2019年同期僅有3個省市(
云南、
福建、
重慶)、2018年同期僅1個省市(重慶),2020年可謂是全面開花。
更進一步地,全國多個省市還先后出臺了區塊鏈專項發展政策或規劃,明確了具體的落地應用領域和行動指南。其中,較為重磅的省級區塊鏈政策包括:2020年5月,
貴州以省人民政府的名義發布《關于加快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意見》;6月,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區塊鏈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8月,
廣西壯族自治區數字廣西建設領導小組發布《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塊鏈產業與應用發展規劃(2020—2025年)》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塊鏈產業與應用發展指導意見》;9月,廣東省的七個政府部門聯合印發《廣東省培育區塊鏈與量子信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11月,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南省區塊鏈發展總體規劃(2020—2025年)》。此外,
江蘇省工信廳、海南省工信廳、
河北省委網信辦等政府部門也出臺了區塊鏈相關的專項行動計劃或政策支持措施。
分行業來看,2020年以來,10余個部委連續頒發多則促進區塊鏈與各領域結合的政策信息,截至11月,國務院、國家郵政總局、工信部、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央行等多部委已相繼發文,要求在多個應用領域結合區塊鏈技術,涵蓋
供應鏈金融、郵政業、物流、教育、司法存證、食品安全、交通、
農業、制造業、城市管理、跨境金融等10多個行業領域,幾乎遍布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充分顯示出國家引導區塊鏈融入實體產業的政策意圖。
此外,截至2020年7月,在中國央行的推動下,北京市、上海市、重慶市、
深圳市、河北
雄安新區、
杭州市、
蘇州市、廣州市、
成都市等九個城市(區)推行了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在這些試點項目中,區塊鏈技術扮演了重要角色。下表歸納了各個地方的試點中區塊鏈相關的項目數量,正好占到總數的三分之一,充分顯示區塊鏈在金融科技創新應用中的重要意義。
從中國的政策趨向可見,中國早早就開始了對虛擬貨幣的清理,并加強鼓勵引導區塊鏈技術用于實體經濟中,切實支持產業數字化和產業區塊鏈的轉型發展。這與境外不做引導、以致于區塊鏈技術仍然較多用于支持虛擬貨幣、造成眾多市場亂象的政策趨向有著較大的不同,值得境外的政策制定者思考與借鑒。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