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在發改委將
區塊鏈技術納入“新基建”范疇5天之后,中國區塊鏈網絡基礎設施BSN宣布正式進入國內商用階段,提供跨云服務、跨門戶、跨底層架構、跨公網、跨地域、跨機構的區塊鏈網絡服務。2020年8月10日,BSN在海外亦正式進行商用。截至2020年11月,BSN在全球部署了131個公共城市節點,橫跨六個大洲,其目的與互聯網一樣,旨在降低整個區塊鏈行業應用的開發、部署、運維、互通和監管成本。
BSN的基礎架構主要分為三大塊:第一,BSN數據中心;第二,BSN底層框架;第三,多門戶策略。數據中心,也即公共城市節點,目前BSN已在全球建設了131個BSN數據中心,如果跟互聯網對應比較,相當于用區塊鏈協議把全球131個數據中心連接了起來。底層框架方面,BSN在國內適配了標準
聯盟鏈和開放聯盟鏈框架,并在海外法律允許的情況下,適配了公有鏈框架,目前BSN在全球支持17個區塊鏈底層框架,預計2021年底,支持的框架數將上升至50個;值得一提的是,金鏈盟FISCO BCOS是BSN中首個引入并完成適配的國產聯盟鏈底層框架。同時,BSN參照了互聯網的理念構建多門戶的策略,門戶商之間存在競爭,主要通過提供優質的服務和友好的體驗吸引開發者;而開發者使用BSN一站式門戶的入口,可以選擇購買節點資源,發布應用、管理應用、應用商店等。
BSN的最大優勢是成本,據其估算,如果選擇用三個節點搭建一條鏈,在BSN上一年的資源成本是1500元,而在主流BaaS云服務商上的資源成本大約是10萬左右。目前,BSN已被
福建、
云南、
湖南等多個省份寫入新基建的發展規劃之中,支撐目前現代化的數字治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