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只是人民幣的一種形態,與現有的其他人民幣形態一樣。而人民幣國際化是人民幣的問題,與人民幣的表現形態是兩個概念。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關鍵在于三個方面:首先是國際貿易中的計價與結算,其次是能否成為儲備貨幣,再次是
金融交易的主要貨幣。目前,前兩個方面進展較好,但由于金融交易中人民幣產品不多,交易也不活躍,制約了前兩方面的進一步發展。貿易計價和結算、儲備、金融交易這三者是相互關聯的,一個國家的貨幣能否在國際上被接受、被廣泛而活躍地用于這三個方面,主要決定于這個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實力,而這些和是否使用數字形態的貨幣沒什么關系。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之所以不能成為國際貨幣,就是因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好、聯合國也好沒有自身的經濟和政治實力。
如果數字人民幣要在國際間流通,首先必須符合人民幣的跨境結算管理規定。在此前提下,需要考慮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要建立一套類似于現在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的數字跨境支付系統,同時所有辦理人民幣業務的銀行,包括各國央行和商業銀行都要具備發行和回籠數字人民幣的能力,還要給所有使用數字人民幣的機構和個人準備數字錢包。而這個過程比現在的體系要麻煩。二是線下數字貨幣的進出境問題。各國對現鈔的進出境都有額度規定,海關會檢查。數字錢包進出境如何檢查,跨境支付如何管理?這些問題都需要研究。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