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我也補充一點。區塊鏈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利器。
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很多人說這是第五個現代化。我的體會,其實是要增強中國的軟實力,釋放中國制度的潛力,應對嚴峻的挑戰。
應該把區塊鏈戰略放在這個高度上去理解。我們國家對于企業和社會治理的水平其實還不夠高。很多人覺得中國政府權力大、執行力強,其實那是指政府在重點關注的事情上很有效率。對于大量日常事務的管理,實際上相比先進國家的水平,還有很大差距。
區塊鏈這個技術,民間用和政府用意義截然不同。政府帶著公權力進入區塊鏈共識體系,可以大大加速共識形成的效率和權威性。比如,一條人才學歷和教育培訓履歷的區塊鏈,如果民間去做,慢慢去積累信用,吸引更多的合作方加入,可能十年八年才能慢慢形成共識。但是如果教育部、人社部參與,很快就可以形成共識。政府的加入更可以將區塊鏈推入到很多之前無法進入的領域,形成一個高效的全局性社會治理網絡體系。
當然很多人會擔心這樣的治理網絡仍然是高度中心化的,但事實上,由于區塊鏈自身的特點,網絡中的節點可以有政府,也可以有監督機構、企業、媒體、大學和其他社會機構,大家可以基于規則共同建設、共同管理、共同治理、相互協作、共享收益。也希望政府方面能夠認識到,區塊鏈代表這一種智能的、更先進的治理模式。工具變了,方法也得變。
從治理的角度來說,這個工具當然是非常高效的。我舉個例子。總書記說要“推動區塊鏈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解決中小企業貸款融資難、銀行風控難、部門監管難”。好多人不明白,區塊鏈怎么就能做到這一點?其實,今天中小企業貸款融資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銀行只能依據抵押物或者擔保發放貸款,而中小企業往往沒有抵押物,也沒人愿意給他擔保,更重要的是,中小企業賬目往往混亂不清,銀行想依據真實的貿易背景發放貸款,可合同、倉單、提貨單等等證據又很難認定真實性。銀行風控難,中小企業自然貸款難。
這個事在國外也是個難題。怎么解決?關鍵在于“交叉數據驗證”。最近通用電器被做空,而做空通用的調查報告,與以往類似調查有一個顯著區別,就是引入了“交叉數據驗證”。報告中明確說明:做空者付費使用全國保險專員協會(NAIC)和AM Best(一家美國主流的評級和保險數據機構)的數據,訪問了通用電器保險業務的交易對手中八家最主要的保險公司提交給相關州保險委員會的法定財務報表,結果發現兩頭的數據根本對不上。也就是說,八家企業的數據交叉驗證就讓通用電氣造假的行為露了原形。
能識別假的,就能證明真的。如果我們基于區塊鏈建立集供應鏈、物流、運輸、倉儲、商業合同、發票、財務報表等要素于一體的區塊鏈,要求多個節點和權威信息源對企業賬目和真實貿易行為交叉數據驗證,那么造假的成本就會高到難以承受,真實信息就會得以認定,而銀行等金融機構就可以放心大膽地根據真實信息對企業提供支持。
所以,通過這個全局性的網絡,不僅可以很好地監管和治理,而且可以服務企業,服務民眾。當國家做出決策的時候,能夠以非常高的效率推動落地執行,推動改革和轉型。大家一起努力十幾二十年,為中國建立一個世界上最高效、最強大的區塊鏈商業和社會治理基礎設施,能夠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社會的治理機制,創造一個世界上最好的營商、創業和生活環境,也會讓我們整個社會的誠信度獲得巨大的提升。這件事情真的是百年大計,值得我們這一代人為之努力。
賀:可見區塊鏈在內外兩個方面都有戰略意義,對內能做到智慧政務提升治理水平,對外能削弱霸權建立新的經濟共同體。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