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區塊鏈的時代,銀行業的基礎組成部分貨幣和底層清算網絡正在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在現有貨幣和清算網絡之上經營的商業銀行因此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只有在明確這種發展趨勢的前提下,商業銀行才能采用適當的應對措施,才有可能在金融市場的這個范式的改變過程中成為新的市場結構中的勝利者。
區塊鏈和加密數字資產正在從根本上改變目前銀行的基礎設施以及在其之上的各個市場組織以及業務流程。金融市場中的主要成員商業銀行在這個市場范式改變的過程中首當其沖。在互聯網時代,商業銀行已經因為信息的自由流動而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沖擊。區塊鏈技術正在帶來價值的自由交換,作為金融中介的商業銀行在這個去中介化的進程中,市場對其金融中介的需求會大幅減少。如同互聯網時期的書店一樣,如果商業銀行不采用恰當的應對措施,它一定會被取代。幸運的是,現在依然處在區塊鏈時代的早期,商業銀行只要對發展趨勢做出正確判斷,適應和利用而不是力圖阻礙這個趨勢,那么商業銀行依然能成為新的市場結構中勝者。
本文分析區塊鏈和加密數字資產在對金融市場的改變,并對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提出建議。
互聯網對銀行業務的影響
比爾.蓋茨一句名言是:“銀行業務是必需的,但銀行不是”。 他的意思是指主由互聯網技術帶來的信息革命導致很多銀行業務都可以由互聯網技術來完成,因此未來就不需要銀行這個機構來進行銀行業務。
從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來看,互聯網技術確實對銀行業務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零售銀行業務方面,網上銀行的出現使人們不用再到銀行去辦理各種銀行業務。移動互聯網的出現更是加速了這個進程。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只需通過一個手機App就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銀行業務,這因此導致了銀行分支機構的大量減少。在服務企業的銀行業務方面,各種類型的由企業所屬的金融服務公司開始出現。這些公司專注于供應鏈金融或消費金融 但都是利用信息方面的優勢開展金融業務。這些新類型的金融服務公司一方面服務了此前金融機構所服務不到的領域,另一方面也奪取了一部分此前是銀行的業務。
互聯網的發展同時促使了一種新類型的銀行機構的出現,這就是直銷銀行。這些直銷銀行不設物理網點,只是專注于利用互聯網和通訊技術來開展銀行業務。由于它們沒有物理網點的成本,因此這些直銷銀行能夠提供比傳統銀行性價比更高的服務。直銷銀行因此同樣也從傳統銀行分流了一部分業務。
互聯網的發展同樣為其它行業進入銀行領域提供了機會。在這個方面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阿里和騰訊借助于它們在互聯網應用方面發展起來的優勢,開始向其廣大的用戶提供金融服務。在支付等傳統銀行領域對商業銀行產生了強烈的競爭。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對銀行業務的影響如此之大,以至于Capital One總裁認為自己公司的競爭者不是其它的銀行機構,而是互聯網公司。因此他更加促進Capital One轉向以技術為主導的銀行。
互聯網對銀行的影響只是以信息自由交換為基礎。不管是企業的金融服務公司還是第三方支付和直銷銀行,它們的優勢都是來自于對信息的掌握和對信息交流成本的降低。由于它們在這方面的優勢,它們已經開始對傳統的銀行業務產生巨大的沖擊。而區塊鏈和加密數字資產技術能幫助人們實現彼此之間的自由的價值交換,這就會從根本上改變現有銀行業務的基礎。這對目前的銀行市場是真正的海嘯。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