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為了大力發展金融行業,不是為了金融機構的簡單做大做強,不是為了擴大金融市場的規模,而是要徹底解決金融供給不能滿足實體經濟需求的結構性失衡問題,要根據我國實體經濟轉型發展的需要,大膽革新金融市場的運行模式,全面提升金融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效率。
■要堅決樹立超前發展保險市場,才能為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創造條件的金融市場結構性改革指導思想,要通過稅收政策和相關措施,推動居民金融資產由銀行存款轉化為各類保險資產,形成銀行籌集短期資金和各類保險籌集長期資金并存的格局,徹底解決我國金融市場嚴重缺乏長期資金和風險投資資金來源的問題。
■推動我國金融市場從以不動產為基礎轉向以動產為基礎,推動建立適應科創引領型實體經濟發展模式的金融市場體系,是我國金融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方向。目前,正在推出的科創板正是我國發展動產要素金融市場的重要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重要論述,既突出了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的基礎性制度;又強調了金融市場是服務實體經濟的基本工具,要以有效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基本發展宗旨。
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思想,改變了我們總是從金融市場內部看問題的思維習慣,要把金融市場作為金融供給側,把企業和居民作為金融需求側,要從金融市場提供的產品服務能否滿足和適應企業以及居民金融需求的角度去尋找改革創新的思路。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心要放在供給側,評價改革成效的標準要放在需求側。金融市場改革成效如何,發展得好不好,主要應該由企業和居民來評判,而不是由金融市場和金融從業者的自我評價決定。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為了大力發展這個或那個金融行業,不是為了金融機構的簡單做大做強,不是為了擴大金融市場的規模,而是要徹底解決金融供給不能滿足實體經濟需求的結構性失衡問題,要根據我國實體經濟轉型發展的需要,大膽革新金融市場的運行模式,全面提升金融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效率。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