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騰訊控股和阿里巴巴正在收緊適用于其平臺上不可替代代幣(NFT)的規定,科技巨頭采取先發制人的措施,以避免對代幣的潛在審查。在中國,代幣被稱為數字收藏品,因為非可替代代幣仍在灰色區域運營
區塊鏈技術也支持了非同質化代幣(NFT),這是剛剛登陸汽車世界的最新虛擬發明。NFT是與物品相關聯的數字標識符,可用作所有權證明。報道稱,意大利汽車制造商阿爾法-羅密歐在
區塊鏈為機構和組織提供了一種從“不作惡”轉變為“無法作惡”的方法。“信任,但要核實”(Trust, but verify)是前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在上世紀80年代討論美蘇關系時使用的標志性口號。有趣的是,這一口號是他從俄羅斯諺語“doveryai,no proveryai”改編而
近期,“元宇宙”(英文metaverse)一詞頻繁出現在廣大民眾視野,它是由前綴“meta”(超越)和詞干“verse”(從“universe”演變而來)組成。目前,元宇宙已成為社會熱點話題;同時,也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元宇宙+教育”,被普遍
虛擬貨幣“挖礦”活動與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及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背道而馳,與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格格不入。虛擬貨幣“挖礦”活動,指的是通過專用計算機即“礦機”計算生產虛擬貨幣的過程,屬于高耗能項目,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氣候變化及減碳是全球投資者越來越重視的議題。碳期貨ETF在香港市場的推出,不但為投資者提供嶄新機遇,讓他們以更便捷及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參與碳排放市場,也為香港的ETF產品生態圈增添活力
紅杉資本也在Web 3.0賽道出手頻頻。繼2021年以4.5億美元領投區塊鏈公司Polygon后,紅杉資本在2022年3月9日,領投了一家Web 3.0電子協議平臺EthSign的12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并在3月7日參與了一家專注Web 3隱私系統
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的突出表現就是不排放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排放極少。故一切使用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行業、企業、項目、產品都應該具有了綠色經濟的屬性,金融支持這些經濟的發展,就是綠色金融
數據治理是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推動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前提與基礎。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數據治理在政務、金融、通信、電力、互聯網等領域已經逐步深化落地。進入2022年,數據治理領域將出現新老玩家全面入局,新
諸多VC/PE看好儲能和氫能。有投資人對記者表示,儲能是新能源發展——尤其是鋰電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核心需求。“碳中和”本質是我國能源結構中一二次能源過于依賴化石燃料,但目前來看,化石能源無法被完全替代。
從投資路徑來看,“碳中和”既有供給端機會,也有需求端機會。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即低碳、零碳技術可在降低排放的同時,提供更好的體驗和更低的成本。
一直以來,工業領域被認為是能源消費和碳排的大戶,互聯網大廠也有“低碳”甚至是“零碳”的訴求。“雙碳”目標下,BAT大廠都公布了自身目標:到2030年,實現運營的“碳中和”。“如果電力能源的清潔化問題,沒有解決掉。互聯網企業的用電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