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叉”這個詞有三層意思:
1)
區塊鏈產生孤塊。密碼貨幣正常記賬因網絡延遲等技術原因,同一高度出現了兩個不同內容區塊,當其中一個后面跟的區塊更多時,另一個區塊及跟隨的短鏈就會被拋棄變成“孤塊”,這也就是所謂“追隨最長鏈原則”。
2)硬分叉升級。在軟件升級時,如果新舊版本記的區塊能夠相互兼容,稱為軟分叉升級,不能相互兼容就稱為硬分叉,就像有一次word升級后不識別word97版本一樣。硬分叉升級時要求大家都更換到新版本,如果有人還用老版本,就會產生兩個相互不承認的分叉鏈,這時“最長鏈原則”無效了。但老版本出的塊往往沒有交易所支持,區塊獎勵一文不值,所以用老版本的人發現沒人跟隨他出塊,就會找原因,發現新版本就會立刻更新版本,老版本的鏈就消失了。
3)鏈、幣和社區的分裂。如果兩個不兼容的版本不是因為意外而并存,而是因為各有一些人支持不同版本的特征,堅決反對另一個版本的特征。那么,兩個版本就一直有人支持同時運行,互相不接受包含了對方版本特征的鏈,所以記出來的區塊鏈就永久分成了兩個鏈,鏈上記載的幣就分成了兩種,社區也分裂成兩個社區。
這里的第1、2種情況不會分出新幣,只有第3種情況才會分出兩種幣。這次11月15號的分叉,本來是一個計劃中的硬分叉升級,由于CSW突然要求社區放棄一直沿用的ABC版本,改用他的BSV版本,遭到一些人的拒絕和另一些人的支持,導致了共識的分裂,才演變成情況3的分裂。
簡單說,只有共識發生分歧,各自支持互不兼容的版本,導致鏈的永久分叉,才會分裂出新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