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代表了未來的重要技術發展潮流,但同時也帶來巨大風險。目前新加坡正在成為全球區塊鏈發展的新大陸。其以開放姿態擁抱
區塊鏈技術并給予穩健監管,不斷探索
金融監管機制創新。與國際監管通行規則類似,新加坡對區塊鏈領域的監管主要集中在虛擬貨幣交易和
ico領域。本文試簡要梳理該國主要監管政策及其實踐,并探討其資中國借鑒的可能性。
新加坡的區塊鏈監管政策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簡稱MAS) 是新加坡金融監管機構,職能相當于中國“一行兩會”。MAS積極擁抱科技,力圖把新加坡打造成全球金融科技創新中心。
迄今為止,新加坡雖然針對區塊鏈領域尚未正式制定法律,但MAS仍有效地發揮著監管職能。MAS負責公布政府監管立場、公開虛擬貨幣發行指引、提出相關風險警告,以模擬的相關案例對不同類型代幣分類監管指引,發布指導性文件等等。同時,新加坡的區塊鏈監管政策借助了《證券和期貨條法》(Securities and Futures Act,SFA)和《財務顧問法》(Financial Advisers Act,FAA)等固有傳統法律。例如,凡是具有證券性質的虛擬貨幣,要求符合SFA的相關監管要求。如果虛擬貨幣構成根據《證券和期貨條法》中受監管的產品,則此虛擬貨幣的提供或發行將受MAS監管,并應當適用《證券和期貨條法》和《財務顧問法》,以及反洗錢和打擊資助恐怖主義的相關要求。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