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發展,應該少談顛覆、多談實踐,在改良基礎上進行繼承式發展。”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在12月11日舉辦的2019年“中國金融科技全球峰會”上強調。
在經歷多年“野蠻生長”和輾轉波折后,區塊鏈行業近日迎來重大政策利好。專家認為,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區塊鏈在我國將開啟新征程,核心技術研發和行業應用落地是今后產業發展的主賽道。
利好因素將區塊鏈再一次推向風口,但炒作區塊鏈概念的風險則值得警惕。業內人士指出,發展區塊鏈技術絕非推崇發幣炒幣,重要的是推動區塊鏈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著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從而為實體經濟服務
環球時報今日刊登央視財經頻道評論員劉戈的《區塊鏈發展,正本清源正當時》一文。文章表示,決策層的高度重視將有助于正本清源,將區塊鏈引入正確的發展軌道。以往利用區塊鏈發行、炒作虛擬貨幣,打著區塊鏈旗號搞非法集資的現象有望得到遏制。下一步,區塊鏈研究應盡早
為全面掌握我國區塊鏈政策形勢和產業發展的整體態勢,把握2019年我國區塊鏈發展的最新動向,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創新和應用落地,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推進區塊鏈產業健康發展,賽迪(青島)區塊鏈研究院編撰形成了《2019年上半年中國區塊鏈發展現狀與展望》報告。
近半年來,區塊鏈的發展已經得到國內相關部門的認可,并發布技術白皮書,以及設立方法與規則,以對未來數字貨幣進行監測。
當互聯網時代落幕之際,行業的發展開始進入到一個混亂的三國時代。區塊鏈作為這個時代的入局者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然而,從區塊鏈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并未真正進入到一個真正具有自己鮮明色彩的時代
2018年是區塊鏈發展的關鍵之年,但安全問題卻已成為制約其發展的核心關鍵,全年安全事件發生近百起,相較于2017年增長了538%,區塊鏈安全攻擊主要發生在應用層,其中智能合約是區塊鏈安全的重災區。
據通信世界網消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表示,云計算經過12年的發展,相對成熟后終將要回歸到傳統產業。數據中心產業正在迎來它的“黃金10年”。而對于目前標準不一的區塊鏈技術,可信區塊鏈工作組正在積極制定標準,推動產業技術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