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
區塊鏈資本寒冬顯現,參與眾籌的投資人從此告別了2016-2017年那樣閉著眼睛賺錢的日子。
2018年4月27日,經國務院同意,《關于規范
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
新規落地后,“交易所跑路”“項目方砸盤”等恐慌輿論不絕于耳,二級市場哀鴻遍野,一級市場募資越發艱難,投融資數量出現下滑。
2018年4月,眾籌成本價和首次上線交易價格的
區塊鏈項目共有27個,其中有19個項目上線交易所當天的收盤價格低于其眾籌成本價,破發率為70.3%。
5月份同時統計到眾籌成本價和首次上線交易價格的項目共有21個,其中有16個項目上線交易所當天的收盤價格低于其眾籌成本價,破發率為76.1%。
2018年6月份和7月份的融資額雙雙失守10億美元關口,尤其是7月份
ico融資額更是創出年內新低,相比全年最高值下跌了64.80%。
與此同時,代幣發行項目數量也開始下滑,另據Icorating數據,2018年1月-6月,每月完成的ICO數量均保持在60以上,5月份最高,超過150個。
而到了7月份完成ICO的項目只有50多個,同樣創出年內新低。
7月,眾籌成本價和首次上線交易價格的項目共有45個,其中有39個項目上線交易所當天的收盤價格低于其眾籌成本價,破發率為86.67%。而且45個項目中,只有4個(占比8.89%)項目漲幅為正,41個(占比91.11%)項目漲幅為負。
接近9成的項目破發,且后續市值持續下降,資本幾乎無法退出。
從另一個統計維度看,在所有融資事件中,股權融資和ICO融資項目數量正呈相反趨勢。有數據顯示,2018年4月之后,股權融資項目數量不斷增長,相反,ICO融資項目數則不斷減少。
據統計,4月全球區塊鏈資產總市值為4366.65億美元,而到了5月減少為3352.18億美元,環比下降30.26%。
黑色6月開始,融資數量和額度雙雙下降。相較5月份盈利者占比24.32%,6月份持幣人虧損進一步擴大,盈利者僅占總人數的1/5,環比下降15.5%,62%的投資者虧損,環比增長5.1%;16%的投資者盈虧基本持平,2%的投資者空倉觀望。持幣盈利的群體不足1/5,這讓投資者對幣的投資熱情明顯減退。
7月全球數字資產日均總市值已跌至2739.19億美元,環比下跌7.1%。這一數字不足4月份總市值的2/3。總體市值下降的同時,頭部資產在總資產中的比例也不斷提升。
此時,投資機構出手更謹慎,新的區塊鏈項目越來越多涌入,讓整個行業的融資環境變冷。
從數據上看,6月區塊鏈行業一級市場共有54個項目宣布獲得資本投資,7月這個數字為52個,項目數量環比減少3.70%。
如今,“all in 區塊鏈”已經成為歷史。面對寒冬,不少市場參與者的心態開始崩潰,他們從最初的熱捧到現在開始質疑區塊鏈行業的前景,一部分機構從8月開始已經不再投資新項目。
幣圈雖還未哀鴻遍野但也遍體鱗傷,代幣被下架、項目方跑路、區塊鏈大會冷場、資本紛紛離場……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