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8年以來,
區塊鏈的熱度不減,繼續成為各行各業爭相擁抱的對象,在這背后,資本的推動力量不可忽視。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4日央行政策落地前,2017年新成立以人民幣基金為主的區塊鏈
金融機構達46 家,國內平臺發起的代幣發行項目募集資金總額約在60-70億元。
而虛擬貨幣交易平臺高達73家,累計參與人次達到10萬人以上。同年8月前,國內虛擬貨幣交易市場交易量排名全球第一,市場份額占比高達70%。
雖然受到94政策監管等原因數量出現縮減,但區塊鏈行業獲投數量和平均融資額連續數年走高。
其中包括:大牌基金合伙人或骨干自立門戶的新機構;CVC 或投資機構成立的新基金;國家隊、明星藝人、知名創業者發起的基金;以及出現9家
比特幣首富李笑來、前華映資本副總裁張宇等人成立的專投
區塊鏈項目的基金機構,它們在新機構中占比近20%。
據36氪研究院和鯨準數據庫統計,2017年中國區塊鏈相關項目融資額總額超過12.7億元,融資事件54起。
僅2018年第一個月,區塊鏈行業融資額就達到6.8億元,融資事件19起,融資金額和獲投企業數量甚至超過2016年一整年。
與此同時,這一時期整體加密
數字貨幣市場從大約100億美元暴漲至 5,000 億美元左右,比特幣價格翻了13倍多,以太幣價格上漲了60倍以上。
市場上出現大量上漲幾十倍、幾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山寨幣”,各種一夜暴富的故事,各種打著區塊鏈旗號的公司、項目,各種與加密數字貨幣相關的傳說、段子,成為這個“區塊鏈之年”的閃亮注腳。
2017年12月17日,比特幣價格沖破20,000美元大關,全球數字貨幣市場總市值逼近萬億美元,那一時刻媒體及大部分市場參與者都沉浸在歡愉的氣氛當中,圈子里彌漫的這股狂熱氣息一直延續到2018年。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