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閃耀演繹的都是虛假,只有監管才能讓
區塊鏈走上正途。技術上的不可逆性決定了立法上的被動性,懲戒型司法難以產生有效威懾力。穿透式行為監管,符合當前需要。
有幣區塊鏈像個土豪家的紈绔子弟,穿著華麗、金光閃閃、任性妄為。他將人性中的謊言、貪婪演繹得淋漓盡致,憑借其華麗的外衣吸引無數信徒。
站臺、喊單、放消息、跑路、維權,烏煙瘴氣下,紈绔子弟背棄信徒,觸碰底線。
8月21日晚間,金色財經、幣世界、深鏈財經、
火幣資訊、大炮
評級、火幣區塊鏈、每日幣讀和
tokenClub等區塊鏈知名媒體及自媒體微信公眾號被封。
8月23日,網曝
北京市朝陽區
金融社會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發布禁止虛擬幣推介活動通知。
8月24日,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以下簡稱“風險提示”)。
該提示稱,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并非真正基于
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
8月2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舉報信息平臺顯示,目前,平臺的互聯網金融舉報范圍包括了代幣融資發行。在舉報內容中,代幣發行融資被列入中國互聯網金融舉報信息平臺舉報范圍。
可見,近期,區塊鏈行業的監管行動頻繁,政策趨緊。
對8月24日的風險提示,法務VC創始人王君衛接受獵云財經采訪時說:“這個文件表明國家將加大對以區塊鏈之名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特別是‘非法集資’領域將會集中整治。公安部在文件中的出現,意味著在區塊鏈領域將會很快出現一批典型案件。”
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相關立法也在跟進,2017年下半年公布的《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征求意見稿)》,也將以‘虛擬貨幣’名義籌集資金列為必須調查的范圍,可以說,對以‘虛擬貨幣’融資的行為,只要未經批準的向不特定對象融資行為,將會出現一個,調查一個。” 王君衛說。
事實上,監管是使行業走向正軌的手段,立法是讓行業穩健發展的保障。那么,區塊鏈行業要如何立法呢?
早在今年三月的兩會期間,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建議加強對新經濟新領域的立法和政策研究,要加強區塊鏈立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