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社會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理論界對如何更有效地進行企業組織和管理進行了深入探索。20世紀90年代初,由于提出“科斯定理”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羅納德·哈里·科斯(Ronald H.Coase)和由于博弈論的重大進展而獲得諾獎的約翰?納什(John Nash)、約翰·海薩尼(John C.Harsanyi)以及萊茵哈德?澤爾騰(Reinhard Selten)為現代管理學提供了兩條重要的研究脈絡:一條脈絡為“博弈論——機制設計——新制度經濟學——激勵相容”,試圖解決的中心問題是委托代理問題或激勵問題;另一條脈絡是“科斯定理——合約理論——產權理論——交易成本理論”,試圖解決的是中心問題是交易成本問題或合約問題(袁煜明、閆思,2018)。兩大基本問題和兩條理論脈絡,勾勒出了現代管理學的基本圖景和走向。與兩條脈絡相關的經濟管理理論在1990年后至少獲得過11次諾貝爾經濟學獎(見表一)。
表1: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相關理論
當前以
人工智能、
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
金融科技(Fintech)方興未艾,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在不斷發展的同時,往往又會促成生產關系的變革。企業管理者只有不斷適應新興技術革命,前瞻性地調整企業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才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相比于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其他金融科技核心技術,區塊鏈作為若干先進信息技術和數學算法的集合,是一種改變萬物互聯互通方式的技術。如果說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著力于解決生產力問題,那么區塊鏈更應該定義為一種重塑生產關系的技術。
區塊鏈技術中的分布式記賬、
token激勵、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等,將深刻改變社會的激勵模式和治理機制,引起管理要素的重新匹配和組合,Token激勵將解決“博弈論——機制設計——新制度經濟學——激勵相容”提出的博弈問題,而智能合約將解決“科斯定理——合約理論——產權理論——交易成本理論”提出的契約問題,進而從根本上帶來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的新一輪變革(圖1)。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