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壓實行政監督部門責任。進一步理順招標投標行政監督體制,探索建立綜合監管與行業監管相結合的協同機制。理清責任鏈條,分領域編制行政監督責任清單,明確主管部門和監管范圍、程序、方式,消除監管盲區。對監管邊界模糊、職責存在爭議的事項,由地方人民政府按照領域歸口、精簡高效原則明確主管部門和監管責任。
(十二)強化多層次立體化監管。加強招標投標與投資決策、質量安全、竣工驗收等環節的有機銜接,打通審批和監管業務信息系統,提升工程建設一體化監管能力,強化招標投標交易市場與履約現場聯動,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推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發揮行業組織作用,提升行業自律水平。完善招標投標行政監督部門向紀檢監察機關、司法機關等移送線索的標準和程序,推動加大巡視巡察、審計監督力度,將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行為的線索作為
公益訴訟線索向檢察機關移送,將串通投標情節嚴重行為的線索向公安機關移送,將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單位公職人員利用職權謀取非法利益和受賄行為的線索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建立移送線索辦理情況反饋機制,形成管理閉環。
(十三)加快推進智慧監管。創新招標投標數字化監管方式,推動現場監管向全流程數字化監管轉變,完善招標投標電子監督平臺功能,暢通招標投標行政監督部門、紀檢監察機關、司法機關、審計機關監督監管通道,建立開放協同的監管網絡。招標投標行政監督部門要建立數字化執法規則標準,運用非現場、物聯感知、掌上移動、穿透式等新型監管手段,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加大招標文件隨機抽查力度,運用數字化手段強化同類項目資格、商務條件分析比對,對異常招標文件進行重點核查。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