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為發展綠色
低碳教育,2022年10月,教育部出臺了《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要求在國民教育體系各層次、各領域加強綠色低碳教育,培育綠色低碳理念,系統、持續培養各級各類“雙碳”人才等。對我國而言,綠色低碳教育仍然是新生事物,相關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還十分有限,在發展過程中有必要借鑒發達經濟體好的做法與經驗。
歐盟的綠色低碳教育理念、目標和行動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人才培養規律、適應綠色轉型需求、緊跟國際社會動向,可以為我國發展綠色低碳教育提供有益借鑒。
一是尊重個體成長規律,貫通人才培養體系。歐盟重視綠色低碳教育的體系建設和連貫性,相關政策秉持“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覆蓋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和終身教育各環節,通過發展知識、技能和態度,以更綠色健康和可持續的方式生活,通過個人和集體方式為社會的綠色轉型作出貢獻。
二是注重系統交叉培養,培育綠色發展理念。發展綠色低碳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在教學內容上,歐盟注重整合經濟、
農業、
能源、環境等跨學科知識,幫助師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和分析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和問題。在教育方式上,歐盟倡導不僅要解決綠色可持續發展中相關專業問題,還重視現實生活中綠色經驗教育;既重視課堂教學,還重視為學習者創造支持性的實習實踐環境;既重視顯性的學習,還重視通過社交媒體、游戲軟件等隱性方式對歐洲公民進行廣泛宣傳和教育,引導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
三是以能力培養為導向,注重核心素養養成。通過出臺并落實《歐洲綠色可持續性能力框架》為歐盟國家師生提供統一的教學規范和范例,指導不同階段學習者通過能力提升去思考和解決人類目前面臨的氣候危機、環境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問題與挑戰,達到培養國民適應與發展綠色低碳的綜合性能力。
【作者單位:張地珂、肖莎,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車偉民,中國駐歐盟使團公使銜參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