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歐盟委員會于2019年12月發布雙碳轉型的綱領性文件《歐洲綠色協議》,又稱“綠色新政”,所有27個歐盟成員國承諾到2050年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實現碳中和,發出了強烈的綠色
低碳轉型信號,引起了世界各國高度關注。其中,歐委會將綠色低碳教育作為優先事項,要求成員國將綠色低碳理念納入國民教育課程體系。近年來,歐盟相繼出臺了《歐洲技能議程:促進可持續競爭力、社會公平和抗逆力》《關于歐洲綠色協議的大學愿景》《關于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發展學習的理事會建議提案》《歐洲綠色可持續性能力框架》等政策文件,推動重塑綠色可持續教育理念,搭建綠色轉型平臺,構建綠色低碳教育體系。
歐盟關于綠色低碳教育的頂層設計聚焦三個方面:一是貫徹綠色低碳教育理念。在歐委會向理事會提交的政策文件《關于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學習建議》提出,歐盟的綠色低碳教育目標是通過一種整體性的方法來改變個人、學校和教育組織,就綠色轉型所帶來教育領域的深刻變革達成共識,它旨在培養綠色可持續發展思維,在各級學校和教學體系中貫穿綠色生態的發展理念,同時還幫助學習者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和態度,以助于他們成為變革的推動者,為塑造地球生態作出積極貢獻。二是系統性提升歐盟公民的綠色低碳發展的素養與能力。歐委會制定的《歐洲綠色可持續性能力框架》要求成員國在國民教育體系中,系統培養綠色低碳轉型所需的素養與能力,并為教師設立綠色教育培訓中心,以支持其在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能力培養。三是通過歐盟科研體系和歐洲大學,提升雙碳領域的科研能力,培養創新型人才。歐盟通過實施歐洲大學戰略,在大學內設立在新材料、氫能太陽能技術和循環經濟等新興學科與專業,培養綠色低碳轉型的創新型人才。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