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底宣布啟動到現在,中國的國家
碳市場已經運轉了5年多,線上交易也已開展了兩年。全國碳市場目前只覆蓋發電行業,但按照此前公布的計劃,碳市場將逐步擴容,納入
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其他高耗能行業。
鋼鐵行業占中國
碳排放總量的15%左右,是制造業中碳排放最大的行業。將鋼鐵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利用碳成本倒逼企業采用更
低碳的制造工藝和流程,對中國的低碳轉型有著重要意義。
隨著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的正式生效,即對來自歐盟以外的特定進口碳排放密集型產品征收碳稅,中國鋼鐵企業的顧慮在持續增加。在對歐盟出口時,國內碳定價的缺失將帶來額外的成本。面對這一壓力,業內普遍建議將擴大碳市場覆蓋范圍作為主要一大應對措施。
面對著國內”雙碳”目標的要求和國際貿易新走向,鋼鐵行業納入國家碳市場是必然趨勢。現在人們最關心的,是鋼鐵行業可能在何時、以何種形式被納入?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