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兵:這是一定的。它的雙刃劍主要體現在對于征收CBAM的產品上,無形中壓力非常直接和明顯。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對于這些產業的發展可能會有致命的打擊。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一項新制度的出臺,必然有人會獲益,有人會受損。要看這些獲益者能不能引領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我想有時是需要外部政策和環境壓力。因此我個人認為還是要從積極正面的角度去看待歐盟的碳邊境關稅。某種程度上來講,它對于高
碳排放的產品提出了很明確的要求。其實我們國家原來也談過環境稅和碳稅。正是因為碳稅的打擊面過大,所以我們才推出了
碳交易體系,用
碳市場納入行業。目前只有八大行業,也就是幾萬家企業,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沖擊不會很大。而從CBAM來講,目前也是局限這些行業,跟碳交易市場來講是一脈相承的。歐盟CBAM目前只對這些行業征收也是有原因的。如果對所有產品都征收碳稅的話,我們花費的人力物力以及成本和對經濟的壓力會非常大。
CBAM這種制度本身,我覺得可能偏向中性。但從它實施的方法來講,歐盟國家的生活水平和發展中國家的生活水平是不一樣的,簡單地將發達國家的碳價和發展中國家的碳價去拉平,我認為這方面的爭議會大一點。
07.應充分利用國際合作應對碳關稅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