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兵:我認為是的。我們國家很多指令都是慢慢被歐盟嚴格的指令所約束。比如RoHS,即電子電器設備有害物質限制指令。中國現在也推出了自己的RoHS。在2006年歐盟推出時,因為檢測成本很高,涉及到產品的部件組件整機非常多,大家都在質疑RoHS能不能執行下去。但是現在我們所有買電器的消費者都可以看到,電器說明書上面會標明鉛、鎘、汞的含量多少等等。
歐盟推出這種指令其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我們有理由相信CBAM也會逐步收緊。不管歐盟CBAM還是美國CCA,都有一個核心的東西:數據要透明。如果數據不透明,他們就會用市場或貿易的手段讓你的數據透明,或者說你要接受他們認可的規則來核算排放數據。排放數據跟化石
能源使用數據息息相關,而使用或者減排數據又跟工藝、材料的先進性和資源利用水平相關。如果他們知道或者掌握我們這些核心數據后,會不會用到其他地方,對我們國家整個產業發展會不會有目前還沒看到或看清楚的潛在風險,這個是值得我們警惕的。從CBAM收緊的可能性來看,不僅僅是為了只應對氣候變化和
碳排放,更多是把它作為一種工具來了解每個國家數據的水平以及先進程度,這個是需要我們統籌和全盤考慮的。因此應對CBAM也好,CCA也好,不是某個行業或者某家企業的事情,應該是政府主導整個市場機制的事情。
10.貿易是對等的 中國不能只是被動應對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