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比特幣和
區塊鏈叩開中國的大門后,中國的 "
幣圈大佬 " 們也為之沸騰,比特幣發展早期,中國的 " 礦工 " 和投資者,就支撐了比特幣世界的大半個天空。
被稱為 " 中國比特幣首富 " 的李笑來,很早之前還沒搞明白區塊鏈是什么就把自己美股賬戶的錢倒出來入手了,但他在這樣的豪賭中笑到了最后。
2013 年《華爾街日報》的一篇關于中國比特幣市場的報道中認為,李笑來是中國持有比特幣最多的人之一。
李笑來并沒有見好就收,而是抓住了大眾一夜暴富以及對新技術敬畏的心理,開啟了他的
ico(上文提到的 " 首次代幣發行 ")。
第一個名叫 EOS 的
區塊鏈項目,5 天內完成 1.85 億美元的融資,后來這一項目在二級市場的市值沖到了不可思議的 50 億美元,有人戲稱這是 " 價值 50 億美元的空氣 "。
第二個項目 Press.One 甚至連白皮書都沒有,只有官網上幾百字的介紹,他認為即便提供了,也沒幾個人能看得懂。但就是這樣的東西,擁簇者甚多。
李笑來和他兩個所謂的區塊鏈項目還只是這場技術狂歡中的一小部分,2017 年 9 月以前,中國的 ICO 項目已經達到了 60 多個,融資 26 億,參與人數幾十萬。基本與全球保持著同樣的熱度。
在當時沒有規則,沒有監管的條件下,所謂的區塊鏈在中國同樣上演著一個個暴富與欺詐的故事。
直到 2017 年 9 月,一行三會、網信辦、工信部等七部委叫停 ICO 融資。
在此之前的 2013 年,比特幣橫行世界之行,央行就否認了比特幣的合法地位。
兩大重拳砸下來,比特幣和 ICO 融資在中國遭受沉重打擊。
此后,中國對幣圈的監管層層加碼,很多幣圈大佬的自媒體賬號被封禁。今年以來,風頭正盛的虛擬貨幣 " 挖礦 " 也迎來了重磅打擊,各地開始全面清理挖礦項目。
整頓挖礦,方法多得是,比特幣挖礦的一大特點就是耗電量巨大,全球一年光挖礦的耗電與越南整個國家耗電量相當,給他們斷了電,挖礦也就熄火了。
有意思的是,在
四川比特幣礦場關閉清場,一位藏族婦女正在搬運礦機的歷史時刻被《財經》雜志用圖片記錄下來后,這張圖片以區塊鏈為技術基礎的 NFT 作品在加密資產圈走紅,最高曾達 2021 ETH(以太幣)的高價,約等于 3300 萬人民幣。
這正是中美兩國在區塊鏈路線上的根本分歧。究其原因,美國已處于
金融資本主義時代,金融本身就是其制霸世界的工具,也是生產力,完全可以為了金融創新而創新,這樣才能割全世界韭菜。但在中國,完全不可以。
央行前行長周小川曾說:要提醒 , 要小心 , 在中國 , 金融創新的東西都要說清楚它對實體經濟的好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