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世界變化過快,一個事物還沒過期,就先過時了,人們在接觸一個新事物時,首先出現的狀態就是懵懵的。
而
區塊鏈,已經誕生了十多年,仍然算是個新事物,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人被科普了無數遍,仍然說不清這究竟是個什么東西。
但這也無所謂,正如大多數人也不知道互聯網具體是怎么搭建起來的,卻并不影響使用。
如果時間退回到十多年前的 2008 年,區塊鏈絕對是眾多狂奔的新事物中,沖在最前面的那個。
而它也是用了一種足以吊起所有人胃口的方式出現了,這就是
比特幣。
那一年,全球深陷
金融危機,有一個自稱 " 中本聰 " 的匿名人士(也可能是個小團隊,他到底是誰,直到今天還沒有人搞清楚)提出了 " 比特幣 " 的概念。
根據他的思路,比特幣可以成為未來的貨幣,開發方式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并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的安全性。
簡而言之,比特幣不用官方來發行,是無政府主義的。同時,它采用技術手段嚴格限定區塊生成與新幣發行機制,不會動不動就來個 QE,充滿著一種技術理想主義。
這與傳統金融機構的運作方式針鋒相對,在那個金融體系信用紛紛垮塌的年代,迅速收割了大量人氣,成為向所謂的 " 舊體系 " 拋下的一顆重磅炸彈。
中本聰是近十年互聯網最神秘的人物之一,深諳互聯網傳播套路,在營造對立,擊打痛點之后,沒過多久就果斷推出了廣受眾人期待的產品。
09 年 1 月,在芬蘭赫爾辛基的一臺小型服務器上,中本聰發明了比特幣系統,并挖掘出了第一個區塊,這也被稱作 " 創世區塊 ",最初的 50 個比特幣也宣告問世。
比特幣是建立在區塊鏈基礎上的,而區塊鏈是依托于近半個世紀以來逐漸成熟的密碼學、分布式存儲、共識機制等技術。
說到底,中本聰只是助推者,一整套技術是大量積累的結果。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