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區塊鏈生態 查看內容
    • 10784
    • 0
    • 分享到

    春節禮包|周小川對數字貨幣最詳細的一次解讀!

    2021-2-17 20:55

    來源: 清華金融評論 作者: 周小川

    DC/EP采取動態競爭、多方案的雙層運營體系


    2016年前后,中國開始在國際上提出支付體系和數字貨幣雙層體系的設想。中央銀行在第一層,第二層目前來看已經開始運行的,有工、農、中、建四家大銀行,還有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螞蟻金服和騰訊微信支付,這是第二層。

    第二層機構的動力還是很強的,知道會有很大發展機會,特別是獲得客戶、獲得業務方面。同時他們也應該承擔較多責任,比如,一要有適當的資本,以便減少風險,特別是支付體系,出現風險的話有可能來得很猛烈。二是作為反洗錢的主體,要充分了解客戶。三要保護客戶隱私。如果在這方面出了問題,要提起訴訟,訴訟對象都是這些第二層的機構。四是技術方面要做非常大的投入,包括設備投入、運行保養等。當然這中間會有討價還價,第二層機構希望好處多獲得一點,責任少承擔一點。第一層機構要求必須承擔這些責任。

    在中國這樣的大國,第二層機構可以做多方案并行的開發和試點。多方案的缺點,最后可能在互通性上會有一些麻煩,可能需要協調、切換裝置等。但是真正做起來也不見得有很多種方案,因為機構之間經過磨合以后,認識比較接近,他們的方案最后可能會合并。

    總體來講,這是可以容納多方案的雙層體系結構,而且非常重視零售系統,這是導向,但不是要專門推銷某一種項目。重視零售系統是因為它是整個支付體系的基礎,如果這個基礎打得不好,其他上層應用有可能站不穩。

    大家也會問到很多問題,比如雙層體系里第一層和第二層之間的關系,有人認為是一種批發零售的關系,其實不然,它還涉及對現行技術體系的一些評估。

    中國現在的項目架構,主要基于數字人民幣要采取動態的、競爭性的、多方案的雙層經營體系。

    首先,競爭性、多方案的研發,問題是中央銀行是否有能力判斷并選擇最優技術路線。現有技術看起來五花八門,各自都會說自己的技術最有用。銀行電子化過程中會反復遇到這種情況,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傾向,但是作為機構來講,中央銀行選擇一種最優技術和最優發展路線不太容易,風險也比較大,萬一選錯了怎么辦?中國14億人口,市場非常大,可以容納或實行多種技術方案,每種技術方案要拿出足夠的道理,進行優缺點比較。

    小國比較敢于創新,進行試點發現有問題,或者說最后發現這并不是最優方案,要切換也相對容易。對于一個大國來講就非常難,時間也拖得非常長,期間也有可能出現各種風險。

    從過去紙幣的經驗可以看到,有些歐洲小國,一代紙幣更新到另一代紙幣,可能材質、防偽標志完全不一樣,但是一年就可以切換完成。比如頭3個月新老貨幣并行,然后3個月所有零售商店不接受老貨幣,只能用新貨幣,老的貨幣可以到任何銀行網點兌換成新的貨幣,剩下的6個月,只能找中央銀行一家兌換新的貨幣。再往后,除非有特別原因,老的貨幣只能作為收藏品。中國第三代人民幣切換到第四代人民幣,第四代切換到第五代,每一代切換都要十年左右,還有很多遺留問題,所以大國很不容易。大國的好處是能夠容納多方案并行。

    其次,采取動態演進體系,源于金融科技發展很迅速,支付行業也必須適應這種不斷演進。我們的支付系統希望建立這樣一個框架,既可以容納不同方案,又是一個動態演進系統,過程中一個可以替換一個。

    演進過程中,要以用戶為中心來評估技術,同時要反對壟斷,因為壟斷有時候對下一步新技術路線選擇會形成阻礙。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簡稱DLT),一直是數字人民幣雙層體系的方案之一,目前還在研發中,在不斷解決技術上的問題,特別是處理能力問題,每秒處理多少筆還在研發改進。作為零售系統的應用來講,它暫時還占不了主流。

    第三是央行的角色特點。

    首先,央行要維護數字人民的幣值穩定。具體辦法多種多樣,比如對第二層機構有資本或者發行準備的要求,也可能還有其他手段。理論上,雙層體系中,央行自己的研發重點不在數字貨幣產品本身,當然它也是基礎,內部肯定也有很多人有積極性做相關研發,未嘗不可。

    其次,央行應該更加注重建設可靠的結算與清算等基礎設施。它們不僅涉及零售系統,還涉及更廣泛的支付基礎設施,以及金融市場的基礎設施。

    再次,央行可以做一些工作來促進不同支付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這些互聯互通,如果有時候使用的標準或者參數不一致,可以爭取協調一致。產品通用性好,對市場、對消費者也更加有利,但是也要容忍個別時候或是階段性差異。

    最后,央行要在動態演變系統中準備好應急和替代方案。如果央行自己也研究出一種數字貨幣,而且也可以在零售中做得很好,無疑可以起到應急和作為替代方案的作用。市場應用過程中,事先沒有想到的系統失誤、出問題,都可能發生,這時候不能讓支付系統停掉,否則整個經濟消費都會受影響,有替代方案就能趕快跟上。過去西方有很多支票、匯票在一線應用,萬一出了問題現金可以頂上,也是基于替代需要。

    而且,既然未來技術可能是個動態演進系統,那么演進過程中就會發生升級換代。升級換代的過程有時候很復雜,有些系統升級時得停掉,最后還得退回來,所以切換的時候也需要替代品,也需要應急方案。

    總之,需要好好設計央行的角色,把雙層系統各方面的積極性和長處都發揮好。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