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1.0白皮書公開后,政府部門的第一反應是,擔憂Libra1.0對貨幣主權構成挑戰。Libra1.0與特別提款權類似,可視為超主權貨幣,理論上具備支付工具、計價尺度、價值儲藏等各項貨幣功能。而Libra2.0主動“降格”,強調Libra是支付系統,對法定貨幣只是“幫忙”,不是替代。
1.弱化了Libra計價尺度功能。Libra2.0將Libra分為兩類:一是單貨幣Libra,與單個法定貨幣1:1錨定;二是多貨幣Libra,通過智能合約按固定權重以多種單貨幣Libra為抵押而生成。前者用于國內交易,以本國貨幣計價,不具有計價功能,相當于本國貨幣的“影子貨幣”。后者僅用于跨境交易,避免對貨幣主權產生挑戰。這就是Libra2.0白皮書所謂的“通過擴展法定貨幣的功能來支持全球跨境交易”的涵義。
2.弱化了Libra價值儲藏功能。Libra1.0提出儲備資產收益用于支付系統成本、確保交易的低費、分紅給生態系統啟動初期投資者,但Libra用戶享受不到資產收益。Libra2.0的持有者同樣不能得到回報,不僅包括普通用戶,還包括初期投資者。經功能弱化,Libra2.0“蛻化”成了簡單的支付工具,呼應白皮書開篇的“全球支付系統”定位。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