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區塊鏈技術建構我國數字文化出海的新貿易通道極具戰略意義。一方面,積極推動我國數字文化產業整體性創新,鼓勵數字文化龍頭企業利用
區塊鏈技術優勢著力建構數字文化出海新平臺,向國際主流文化市場輸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網絡精品文化,提高我國數字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場的貢獻度。例如閱文集團的三百余部網絡文學作品輸出到東南亞與歐美國家,并上線網文出海正版數字平臺Webnovel,向海外讀者提供200余部翻譯作品,提高了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影響力。另一方面,深化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數字文化產業合作,形成區塊鏈貿易
聯盟伙伴關系,打造數字文化出海“一帶一路”貿易平臺,發揮其“自治性”,掌握我國數字文化產品在“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流動軌跡、IP授權情況,通過智能合約減少惡意違約帶來的信任危機;扶持一批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數字文化品牌出海,提高我國數字文化在“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力。此外,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結算和清算環節等有助于打通數字文化貿易通道,實現數字文化產品在區塊鏈網絡中的跨境支付、貿易結算等點對點交易,降低本土數字文化品牌的出海成本。實際上,數字文化成功出海的可持續支撐在于優秀數字文化內容的原創性生產,以及整個鏈條在國際運營上的貫通,這就需要建立中國數字文化產業全球創新網絡,建立與國內外大學優秀科研創新團隊的戰略合作關系,形成全球技術人才與創意人才智慧資源的集聚,并積極參股、合資或并購國外具有創新優勢的數字文化企業和研發機構,把不同國家文化的差異性轉化為發展數字文化產業的互補性,實現數字文化產業的互聯互通、互利共贏。
放眼國際,中國數字文化產業如何利用“智能+”時代的
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向全球數字文化價值鏈上端游走,成為提升我國數字文化安全的關鍵,也是塑造我國國家文化形象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將成為提高我國數字文化國際話語權的助推器。在英語主導的媒體世界中,我國國家文化形象的建構是“他者的建構”,有鑒于此,我們應利用區塊鏈技術加快我國國家文化形象的“自我建構”。另一方面,新經濟時代數字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核心還是內容。因此,我們要不斷提高數字文化原創能力、講好“中國故事”,在數字文化的流動中建構起文化大國形象,利用“智能+”時代高新技術匯聚和協同創新的優勢,打造一批真正具有國際運營能力的互聯網文化巨頭,帶著“中國故事”走向世界。
(作者為同濟大學人文學院藝術與文化產業系教授、博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