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更多是聚焦于本國,可能更加注重于批發,在央行之間、在第三方支付者之間批發、清算環節提供數字貨幣,理論上央行數字貨幣也可以為零售服務,但由于會對現有金融體系帶來很大沖擊,因此大家非常謹慎。”11月8日,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在2019年第十屆財新峰會上說。
在此次峰會上,周小川對央行數字貨幣、Libra、區塊鏈、人民幣國際化等熱點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
對于Libra,周小川指出,最開始它強調的應用方向是跨境匯款,“我個人覺得這個選擇方向也是有道理的”。但他也強調,Libra既然以穩定幣的形式存在,就必然要對應一籃子貨幣,而若由Libra協會管理一籃子貨幣,就會引起私人組織能否全心全意做好公共服務的爭論和質疑。因此,周小川呼吁,在全球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上,全球央行要有大致的協作機制,以便增強信心。
以下是周小川演講和對話環節的要點。
央行數字貨幣聚焦于本國,可能注重于批發
在回應“中國央行有沒有推出數字貨幣的時間表?”的提問時,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透露,五年甚至更長時間以前,一些印鈔造幣廠商曾提出紙幣的替代性做法可能是數字貨幣,但并沒有著重討論應用區塊鏈或者是分布式記賬系統的可能性。
周小川說,“中國從那時候就開始布置做一些研究,但是初始的研究可能進展不會突飛猛進,因為技術還需要很長時間的掌握。現在已經搞了不少年了,可能有不少想法了。”但對于具體推出的時間表,他表示目前已經離開人民銀行,因此沒有直接予以回應。
對于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周小川認為,央行的數字貨幣主要仍會聚焦于本國,“央行可能更加注重于批發,在銀行之間、在第三方支付之間做好批發而搞一種數字貨幣。但是理論上來講,央行搞的數字貨幣也可以為零售服務,但為零售服務又會對現有的金融體系帶來很大的沖擊,因此大家也是非常謹慎的。”
周小川強調,如果央行的數字貨幣要針對的是跨境匯款、投資等跨境類業務,那么就要滿足很多新要求,“不是哪一家央行可以管的,可能就需要有一個聯合的機制。”
他強調,數字貨幣在不同層次的應用、進展所應對的監管要求也不相同,未來需要有組織的協調機制。他以反洗錢舉例,“現在全球都非常重視反洗錢和反恐融資,反洗錢、反恐融資如何切入到每個不同層次的支付體系里面也變成一個非常巨大的挑戰,它有可能明顯地增加成本,同時也會使得效率有所下降。但是確實非常必要,因為從全球來講,現在都非常重視這樣的職能。”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