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貨幣體系如何看待穩定幣對他們的挑戰,這是Libra命運的決定性因素,而非其它,如Facebook在濫用用戶隱私數據方面的斑斑劣跡。
誰在影響和決定全球貨幣
金融的頂層制度呢?答案是以美聯儲、ECB、國際清算銀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BIS)、IMF和WB為核心的銀行利益群體(筆者避免用“銀行卡特爾”這樣的描述,避免有人無腦用“陰謀論”蓋之),代表“不代表任何國家和民族的跨國資本集團”的銀行家、央行官員和學者們,作為全球化精英,聯合影響和制定了全球貨幣金融體系的頂層制度。
中國現在并不屬于這個群體,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全球化的經濟和金融政策。美聯儲發揮了事實上全球央行的作用,英格蘭銀行等主權國家央行大多跟隨前者。
金融穩定理事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由BIS部分職能分拆出來為G20政府(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提供全球金融體系政策建議的國際機構,雖然名義上獨立于BIS但實質上由BIS主持并贊助,現任FSB主席是美聯儲負責監管的副主席。在討論ECB的時候,應區分ECB與歐盟國家、歐洲議會等的關系,歐盟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英國即將不是歐盟一部分了,歐盟軍事給了北約,貨幣政策給了ECB,外交給了歐洲議會,財政給了各個成員國。
ECB獨立于歐洲議會和歐盟委員會,不接受他們和成員國指令,其權力核心是一群支持歐洲一體化的全球精英銀行家和學者,因此對代表全球一體化趨勢的Libra相對開明,而歐洲議會則割裂很多,黨派林立,和歐盟成員國(財政)高官一樣,他們會更多從個別國家或民族主義角度來抵制代表全球化的Libra對其(貨幣)主權的侵蝕。
Libra對傳統貨幣體系帶來了哪些挑戰呢?近期一直有報道稱,G7工作組提交的一份針對全球穩定幣的初步報告指出Libra對現在貨幣體系帶來了嚴重挑戰。無論該報告結論如何,筆者引用FSB主席近日針對G20政府公開信中談及的“全球穩定幣的潛在金融穩定性風險”。
FSB主席在信中重申了G20領導人在《大阪宣言》的觀點,“加密資產目前并不對全球金融構成威脅,但“全球穩定貨幣”的引入可能給監管界帶來一系列挑戰。這些挑戰包括對金融穩定的挑戰;消費者和投資者保護;數據隱私和保護;財務誠信,包括反洗錢與反恐怖主義融資和客戶身份識別合規;減少逃稅;公平競爭和反壟斷政策;市場誠信;健全和高效的治理;網絡安全和運營風險;以及適當的法律依據。
公開信指出,具有潛在全球影響力和規模的穩定幣項目必須符合最高監管標準,并接受審慎監督和監管。應優先評估和解決可能存在的監管空白。G7穩定幣工作組已經完成初步評估,并將全球穩定幣監管問題的工作移交給FSB。FSB已經成立了一個工作組去形成監管政策。FSB將于2020年四月向G20政府提交一份咨詢報告,并在2020年七月提交最終報告。(讀者可以訂閱“數字資產研究院”公眾號獲得該公開信全文中文翻譯和筆者點評)
FSB的使命是以前瞻性的工作方法為G20政府提交有關全球金融體系穩定性的任何政策建議,一般工作方法是FSB就全球金融體系的問題進行調研、分析、研究并制定監管政策建議,提交給G20各國負責具體實施并監督落實。
金融危機后全球銀行和金融體系的變革政策建議和落地執行監督就是由FSB負責的,例如巴塞爾III協定、影子銀行監管、金融衍生品和OTC的監管等問題,目前全球穩定幣項目監管的問題是FSB的新任務。FSB接管這件事情意味著全球監管形成共識,把制定全球穩定幣監管的事情納入正式工作流程, FSB的正式報告就是針對全球穩定幣監管政策細則的建議。2019年10月18日FSB發布新聞稱“啟動穩定幣的監管工作”。
這意味著什么呢?不要看Libra現在被監管打得厲害,現在打的厲害,就意味著從最開始就與政策制定者協同著手解決監管空白,等到2020年七月的時候Libra的合規狀態幾何?Libra可能是唯一經全球監管共識“認證”的穩定幣項目,合規可能成為Libra最大競爭優勢。現在是看“賊”被打,未來是看“賊”吃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