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僅就從存儲的角度來說,對信息的保密又何嘗不是剛需?哪個機構會將自己的所有數據大白于天下?所以,一旦涉及到
區塊鏈的實際應用,對數據存儲的加密也就成了基礎需求。
如果說傳統存儲(如谷歌、亞馬遜、阿里云、騰訊云等),用戶可以依靠這些存儲方的品牌信用,來相信他們不會故意泄露數據,那么在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儲里面,誰又能提供這種信用保護呢?
有人說,可以通過抵押、罰沒機制,來對存儲節點“泄露數據”進行懲罰。這種情況就要看懲罰的成本與存儲的價值了。如果存儲的信息價值1000元,而你罰沒只有1元,又有什么用呢?而且在分布式存儲里面,你的罰沒機制不可能太重。因為如果你抵押的門檻太高,就沒有人接入這個系統了。
所以有人說,區塊鏈存儲=分布式存儲+分布式加密+區塊鏈激勵。只有這三位一體,才是真正的區塊鏈存儲。大道理誰都會講,但真正將其落地應用,并被現實生活所接受,是完全兩碼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