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來,區塊鏈技術迅猛發展,其應用場景日益廣泛。與此同時,大數據的發展卻越來越受到數據孤島、數據質量、數據安全等問題的制約。區塊鏈技術會替代大數據技術嗎?二者將此消彼長嗎?本文將討論這一問題,對區塊鏈
賬簿無處不在。它不只是記錄會計交易。賬簿由有規則的數據結構組成。每當我們需要關于事實達成共識時,我們都會使用賬簿。賬簿記錄的事實支撐了現代經濟學。賬簿確認所有權。財產權登記圖顯示了誰擁有什么以及他們的土地是否受到任何警告或產權
吳曉波今日在其公眾號欄目中表示,過去的區塊鏈狂歡建立在三個前提下: 1. 沒有人會否認區塊鏈的革命性,大家都認為它是未來信息化革命的下一站,所以人人都希望自己成為進入那個新世界的第一批移民; 2. 與那些只跟精英資本和企業有關的技術不同,區塊鏈與交易有關,人
區塊鏈世界里只相信代碼,而且給每個節點配置了單獨的數字賬戶,每個行為都會以智能合約的方式被自動運行,這種點對點的交易模型,意味著組織和個人之間的博弈高墻被推到了
我們知道在區塊鏈技術2.0的時代中,最重要的技術創新之一就是智能合約的應用。事實上,這個概念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由尼克.薩博提出來的理念,幾乎與公開的互聯網的歷史是同樣的年齡了(事實上,互聯網的概念得到普及也是在1996年以后了)。
數據顯示,中國的App使用時間超過了2000億個小時,遠超其他國家,同時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一定會擁有全球最大的Dapp市場。DAPP作為APP的升級版,讓我們看到了Dapp作為人類進行大規模協作平臺的巨大潛力。
未來,數據將會像土地、石油和資本一樣,成為經濟運行中的根本性資源。而國際報告預測未來十年全球人均互聯網流量消費將增長1000倍。
據了解,區塊鏈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市場上迅速崛起。專利申請接連增長,傳統巨頭紛紛布局,區塊鏈創新項目此起彼伏,多國政府將區塊鏈相關行業納入監管
真正的區塊鏈經濟是成就共贏,而我們現在需要實現的,就是對區塊鏈經濟進行一次徹底的解耦革命,火幣區塊鏈應用研究院李驊熹博士參加在北京浦項中心舉辦的第一屆區塊鏈應用和數字資產高峰論壇,發表演講《我們離真正的區塊鏈經濟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