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會問,在遭遇紙幣危機、天災人禍的時候,為什么不選擇共識度更高、歷史更悠久的黃金,卻選擇
比特幣呢?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比起黃金,比特幣的收益更大。資本都是逐利的,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比起黃金相對穩定的收益,比特幣的收益更大,漲幅更大,比特幣由此成為投資者青睞的新型投資方式,畢竟賺快錢的吸引力非常大,很多人都無法抵御這種誘惑。長期來看,比特幣在十年之內上漲2000萬倍,單從這個漲幅數值來看,比特幣確實不僅像黃金那樣具備儲存價值,而且還比黃金的收益要高的多得多。
而且,就比特幣本身來講,它和黃金的優勢非常相似。黃金有什么優勢?首先,就黃金本身來講,黃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屬性和穩定的化學性質,在自然界中的存儲量少,開采難度高,物以稀為貴,具有很強的稀缺性。其次,黃金是“硬通貨”,國際認可度高,流通范圍非常廣,能夠兌換成其他國家的貨幣(比如美元、日元、歐元),當本國因為天災人禍而貨幣貶值的時候,囤積黃金基本上能夠“全身而退”。
比特幣同樣具備黃金的“物以稀為貴”和“強大的國際流通性”。比特幣總量恒定2100萬,大概每四年減半,具有“物以稀為貴”的稀缺性。另外,比特幣是點對點的交易傳輸,不受各類機構干預,能夠在全世界流通,你可以把你的比特幣發送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再加上比起黃金,比特幣的收益更高,漲幅更大,出于逐利心理,當然選擇投資比特幣咯!
另外,選擇比特幣,而不選擇黃金,和“炒作”也有一定的關系。媒體大肆渲染比特幣暴利,投資者無不為之心動。“炒作”某種意義上說,可能是出于“陰謀論”。黃金的歷史太悠久了,千百年來一直受到國家等各方
金融機構的管制,想要掌控它基本上不太可能。但是比特幣不同,比特幣是一種新型資產,誰入場早,誰持有更多價值的幣,誰就是“莊家”。早期手里有大量比特幣的玩家,借著當年“塞浦路斯”事件這個東風,狠狠炒作一把比特幣,讓更多散戶投資者入場,拉高比特幣價格再去出貨,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其實,大多數人投資比特幣,是希望能夠借助比特幣來賺一筆“快錢”。但是,賺快錢意味著要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也會被無限放大,看一看比特幣時不時來一場“過山車”行情就知道了!而且比特幣的價值目前并沒有像黃金一樣得到全世界的認可,還面臨著嚴峻的監管考驗,更主要的是,比特幣的價格非常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盡管黃金市場也會受到外在因素影響,但是并不會像比特幣這樣反應巨大。換句話講,就算黃金市場受到什么不良影響,它不會跳水特別嚴重,因為畢竟黃金的背后有國家背書;但是比特幣不同,一旦受到外在因素的不良影響,價格就會斷崖式暴跌。也就是說,對于比特幣來講,如果是利好消息(比如政策友好),那就是皆大歡喜;但是如果是利空消息(比如國家禁止),那么價格就會跳水非常嚴重,對投資者造成致命的打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