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針對目前區塊鏈發展現狀,從政策、標準、技術、企業以及應用等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國區塊鏈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是專項政策支持較少,內容仍處于應用探索階段。2019年上半年區塊鏈政策總體趨勢良好,但在統計的27項區塊鏈政策中,僅福建省福州市出臺《關于印發加快福州市區塊鏈產業發展的三條措施的通知》的區塊鏈發展專項政策,同時政策文件中對于區塊鏈的發展仍處于應用探索階段。
二是技術標準有待完善,缺少安全等級評價。近年來區塊鏈技術一直在不斷的發展和創新中,尚未有通用的評價標準和體系,能對區塊鏈的技術性能和效率、可擴展性、安全性等問題詳細規范。雖然區塊鏈技術飛速發展,但技術上還是存在一些安全漏洞。
三是隱私保護性能堪憂,智能合約停滯不前。目前業界還沒有明確提出對于隱私保護的有效解決方案,部分隱私保護應用場景也在不斷嘗試新的方法,但仍處于試點實驗階段。此外,我國區塊鏈企業對智能合約的創新研發工作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已有的智能合約技術大多仿照國外主流區塊鏈智能合約架構,對智能合約編寫語言進行了一定的擴展,以提高智能合約的易用性。
四是企業增速后繼乏力,服務類型同質化。當前區塊鏈企業的發展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創業者和資本不斷涌入,形成了各大聚集區。這些聚集區,在中心城市的帶動下,區塊鏈企業雖在增長,但有實質性產出的區塊鏈企業,增長速度有所下降,缺乏后繼之力。同時,從各企業的服務類型、發展定位來看,多數企業在區塊鏈項目的開發上,多以底層技術的研究、信息數據的處理、解決方案的提供、公共鏈、平臺鏈等為主,整體上體現出企業服務類型同質化的現象。
五是殺手級應用仍未出現,第三方評估嚴重缺失。首先,近年來區塊鏈應用不斷落地,覆蓋行業廣泛,但是還未出現能影響大眾生活的殺手級應用。目前區塊鏈在市民中的普及和推廣程度遠低于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其他技術。其次,區塊鏈作為新興技術,在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都存在一定風險和安全隱患,如果沒有權威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對這些應用進行檢測認定,就無法保證其所使用的技術在性能和功能上是否符合標準,用戶最關心的隱私信息和關鍵數據的安全保護是否完善到位。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