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區塊鏈“是什么”?在標準未落地之前,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種區塊鏈。對區塊鏈不同的理解,阻礙了技術進步、應用展開,達不成共識、形成不了可信。
沒有標準,不同的區塊鏈公司使用各自以為的區塊鏈,而這些區塊鏈不具有支持互操作的標準和協議,彼此之間的競爭和割裂將愈演愈烈,所謂“價值互聯網”之說更是無從談起。
由此,區塊鏈標準的制定成為區塊鏈發展的必經課題,也是國際組織和各國關注的焦點。
互鏈脈搏觀察到,目前,中國也在積極開展區塊鏈標準制定工作。工信部下屬的可信區塊鏈、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等機構,進行了系列團體標準、行業標準,乃至國家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國內的區塊鏈企業、區塊鏈專家還積極參與到國際標準的制定過程中。
而在2018年5月時,工信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就曾表示,中國已著手建立區塊鏈國家標準,以從頂層設計推動區塊鏈標準體系建設,預計最快將于 2019 年底完成。
現在2019年行至近半,各項標準緊鑼密鼓展開,今年將會是中國區塊鏈標準制定的“元年”。
5月7日,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
江蘇省
南京市召開。會上,推進計劃正式發布了BaaS標準《可信區塊鏈:區塊鏈服務技術參考框架》、安全標準《可信區塊鏈:區塊鏈安全評價指標》和《區塊鏈電信行業應用白皮書》三項最新研究成果。
互鏈脈搏觀察到,無論是參與國際標準,還是進行國內標準的制定,中國區塊鏈標準制定正在快速展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