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產業融合重點領域標準供給。加快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標準化研究,探索開展“陜鼓模式”綜合標準化,推動跨越融合、模式創新。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5G、云計算、地理信息等新技術在各領域的融合集成創新應用
自2018年4月成立以來,可信區塊鏈聯盟已經陸續成立了技術標準、行業應用、政策法規、媒體特設、國際合作等方面的20余個專題項目組。“可信區塊鏈聯盟”也已在區塊鏈標準、評測、報告和開源等方面有多項成果。
我國在制定協調國內各級標準外,也認真研究和推廣國際標準,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在制定時就采標國際相應標準。將我國標準化體系與國際標準相兼容,是增強我國技術競爭力、改進技術先進性的最優方式,也是吸收國際經驗、理解國際共識的最佳途徑
從區塊鏈行業參與方來看,不論是企業、學界機構,還是各級政府、國家,都在積極爭取區塊鏈標準制定權,尤其是在自身具備一定優勢的細分領域。目前,國內國際區塊鏈相關標準制定均處于初步階段,已有標準體系尚不完善
標準來自于產業實踐,源自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不斷探索;標準又能回歸于產業實踐,幫助業界規范發展,幫助公眾和監管方去偽存真。對于區塊鏈這一新興技術產業而言,近5年來,中國的區塊鏈專利數量、企業數量、產業規模一直保持喜人增長
從區塊鏈熱潮的開啟,經過大量企業對外宣告區塊鏈布局到如今,部分企業“跟風”布局的區塊鏈項目已沒有最新進展公布, “大浪淘沙”之后,區塊鏈的產業落地進入下半場的發展。
12月28日下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新聞發布會。河北省商務廳主要負責同志發布有關信息,雄安新區、正定、曹妃甸、大興機場片區負責同志答記者問。雄安片區管委會張賢介紹,作為智能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塊鏈基因已經
12月23日,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牽頭制定的IEEE2418.2-2020《區塊鏈系統的標準數據格式》(IEEE Standard for Data Format for Blockchain Systems)正式發布實施。IEEE2418.2-2020標準的后續發布、推廣等活動由IEEE計算機協會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
“要解決區塊鏈真正大規模商用的問題,就要解決其高性能、高安全、隱私保護、高可擴展的問題。”29日,在2020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首屆國際區塊鏈產業博覽會分論壇——區塊鏈安全產業峰會上,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
“標準牽頭制定可以體現牽頭企業的技術價值和影響力。在國際上標準由誰制定,也就意味著話語權在誰手里。”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部長王連升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互聯脈搏研究院發布數據,截至2019年5月,國內外區塊鏈團體標準和行業標準分別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