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碳金融的發展歷程,以及碳金融與綠色金融、氣候投融資的關系,他指出,氣候投融資以及碳金融是綠色金融里面必不可少的組成,碳金融和碳市場、碳交易密不可分,它需要碳定價的支持。碳金融可以分為融資類、資管類、衍生類、以及支持類四大類型
李俊峰發表題為《把握雙碳目標的正確方向,助力高質量發展轉型》的主旨演講。他指出,實現雙碳目標是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共同價值觀,碳中和的本質是從資源依賴走向技術依賴的發展轉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實現發展的同時實現能源的轉型
北京綠色交易所參與研究起草的《企業ESG信息披露通則》、《企業ESG評價通則》和《ESG評價機構服務規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和新華網牽頭)2022年6月、12月由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發布,《企業ESG披露指南》(首都經貿大學牽頭)
碳排放管理師主要是從事檢測、統計、核查企事業單位碳排放量的情況,給企事業單位進行碳排放的咨詢。另外在碳排放量權的出售、購買、抵押上,碳排放量管理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做的工作有碳排放量咨詢員、碳排放量交易員、碳排放量管理員
從生態環境部的角度來看,建議中小企業重點關注幾個方面:環境準入要求;污染物達標排放;危險廢物依法處置;嚴格規范設置排污口;確保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碳排放管理;保障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已經成為全球的共識和行動,新能源應用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逐步提升。發展新能源要注意同時大力發展特高壓輸電,加大西電東送;持續加強智能電網和靈活電源建設,保障供電安全穩定高效;保障油氣供給,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2023年4月5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公布了碳中和產業核心技術開發項目,并計劃于4月17日至5月17日受理項目申請。該項目到2030年將投入9352億韓元,用于鋼鐵、化學、水泥、半導體和顯示器等四大高排放量行業的碳中和技術開發
根據筆者此前對企業的調研發現,有的納管企業負責人不了解、不重視碳市場。其次,開展減排、碳配額交易等碳資產管理需具備一定的職權,但企業相關業務人員并不掌握
比對生態環境部公布的2225家納管企業名單與各試點市場公布的2018年納管企業名單發現,僅有約9%是從地方試點碳市場納管企業直接轉入。約91%的納管企業并無碳市場交易經驗,對于全國碳市場交易知之甚少。根據筆者此前對企業的調研發現,有的納管
141條處罰記錄顯示,山西等六省受罰企業最多。此六省是火電產業的重要區域,火力發電量累計值占全國的近1/3。北方企業也是參與全國碳市場的主力軍,共計886家企業,占總量的近40%
2022年3月14日,生態環境部通報四家碳核查機構存在篡改偽造檢測報告,制作虛假煤樣,報告結論失真失實等突出問題。141條碳市場企業的罰單中,也存在類似行為。針對燃煤煤樣,企業應按時通過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實驗室出具元素碳含量檢測報告
“隨著‘雙碳’工作由制度設計轉入全面落實,生態環保產業也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國家發改委將與社會各界一道持續完善綠色低碳政策和市場化機制,積極營造有利于企業綠色轉型發展的政策環境,引導各類資源、要素向綠色低碳領域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