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制修訂火電、鋼鐵、建材、化工、有色、煤炭、采礦、輕工、機械、交通運輸等重點行業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推動實現能耗限額指標與碳排放強度指標相協調。堅持減污與降碳協同、源頭與末端結合,發揮標準倒逼、優化、調整、促進作用。對標國際先進水平
重點制修訂城市、設施、企業、供應鏈、園區、技術等綠色低碳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標準,綠色產品評價標準,綠色低碳產業統計核算相關標準,碳中和評價通則標準,以及不同應用場景的碳達峰碳中和相關規劃設計、管理體系及實施評價等通用標準。
重點制修訂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監測方法、監測設備、在線監測系統和碳管控平臺建設等標準,大氣成分物理化學特性長期動態觀測、監測、評估、預報相關標準。制修訂地區、園區等區域碳排放核算和報告標準。加快制修訂能源
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危機,一方面我們需要盡可能減少碳排放,但這還不足以避免氣候變遷的最糟狀況,為了達到溫控在1.5攝氏度之內的目標,我們還需要通過技術,清除已存在于大氣層中數十億噸的二氧化碳
美國發電廠的碳排放量占全美總量25%,但在3400家燃煤和燃氣發電廠中,只有不到20家使用減排技術。
近兩年歐美相繼推出有關“電池法案”,以減碳環保為由,提高了中國企業產品落地歐美市場的門檻。歐盟委員會的“電池立法新規”要求從2024年7月1日起,工業及電動汽車電池的制造商和供應商必須提供產品碳足跡聲明;2026年即將實施的歐盟碳
碳稅(Carbon tax)是針對某些造成二氧化碳排放的商品或服務,依照排放量來征收的一種環境稅。碳稅的設置意圖即是通過稅收手段,抑制向大氣中排放過多的二氧化碳,從而減緩氣候變暖進程。碳稅在運輸和能源部門較常見。
1、發掘企業節能減排潛力,改進生產工藝,優化生產成本;2、提高企業產品品牌聲譽,提升產品競爭力;3、滿足消費者/客戶對低碳商品的采購需求,引導低碳產品市場;4、有效應對綠色貿易壁壘,可以幫助產品走出國門,贏得國際市場認可;
通過開展碳足跡評價,企業可以改善發現自身在碳排放相關領域存在的不足,從而采取有關措施進行改進來減少碳排放,應對國際上可能的“碳貿易戰”。此外,由于碳足跡評價會涉及到企業的上下游,企業可以借此影響整個行業
碳足跡指的是由企業機構、活動、產品或個人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的集合。溫室氣體排放渠道主要有:交通運輸、食品生產和消費、能源使用以及各類生產過程。通常所有溫室氣體排放用二氧化碳當量(CO2)來表示。其中“碳”,就是石油、煤炭
在碳中和目標下,碳核查數據不僅可以支持碳市場中的履約需求,實時跟蹤配額的分配和履約的過程,還可以通過數據的對比實現行業技術的革新,以創新推動“低碳節能”的落地,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減排。
碳盤查,是企業內部進行碳排量自查、量化的過程。碳盤查能夠幫助企業了解自身碳排放狀況,為企業制定碳減排策略與實施低碳項目提供數據依據,有利于企業在碳交易市場上占據主動地位。對于企業碳中和來說,碳盤查是企業找到全生命周期碳管理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