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5日,歐盟委員會通過綠色新政“適應55”一攬子提案中的五項關鍵法案,包括擴大歐盟碳市場、海運排放、基建排放、征收航空燃油稅、設立碳邊境稅等。經歐盟理事會表決后,五項法案將正式生效。此舉將使歐盟減少主要經濟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
云南探索林草碳匯計量標準體系建設,開展了主要樹種碳計量標準研究及生物量擴展因子(BEF)主要測定,建立了云南省森林碳匯基礎數據庫和主要樹種生物量模型。編制《云南省林草碳匯量計量方法指南》,指導州(市)、縣開展碳匯計量。三是開展培訓,加強碳匯資源管理。針對近年碳匯項目開發亂象,印發了《關于做好防范碳匯項目開發風險工作的通知》。編制《林草碳匯知識應知應會》手冊。積極開展碳匯試點工作,推薦普洱市寧洱縣并入選國家林業碳匯試點市(縣),開展以碳匯價值實現機制為方向的試點工作。
云南省高度重視林草碳匯工作,是較早開展林業碳匯項目開發的省份。2022年省林草局成立云南省林草碳匯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工作專班,建立林草碳匯專家庫,成立了“云南省林草碳匯監測研究中心”,統籌推進林草碳匯工作。
能源結構:中國能源結構中化石燃料的占比仍較高,這使得碳減排難度較大。在能源結構中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成為了中國碳減排的首要任務。產業結構:中國的產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而重工業對于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較大,所以減少重工業對碳減排的貢獻
自雙碳目標設立以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成為近年來社會各界的發力重點。“雙碳”目標的提出對綠色低碳發展的推進尤為積極,在某些領域的推進速度甚至可以用“迅猛”來形容。舉兩個標志性的領域,一個是風光電,一個是新能源汽車
2022年下半年以來,各部委頻繁釋放CCER重啟信號。機構預計,隨著方法學完善和確立,全國統一的CCER交易市場重啟有望加速。我國2022年碳配額均價約為55.3元/噸,較國際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規模方面,第一、二履約周期僅覆蓋發電行業,在覆蓋八大排碳行業后
“綠色金融快速發展的同時,避免了因過度使用非價格型激勵工具可能帶來的市場扭曲問題,極大地減少了監管博弈、監管成本和合規成本,沒有產生明顯的‘洗綠’‘漂綠’現象。金融要支持環境改善和應對氣候變化、推動高排放高污染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就不能排斥技
河南省駐馬店市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駐馬店市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暨綠色低碳轉型戰略2023年工作要點的通知》,將實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列為氣象部門的職責。加強氣候趨勢預測分析,提升極端天氣能源保障應對能力;提升鐵路專用線
歐盟國家批準歐盟的協議,到2030年將碳市場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削減62%。在2027年啟動第二個碳市場,用于建筑和運輸中使用的燃料排放。從2026年到2034年逐步取消工業免費二氧化碳配額。將航運納入碳市場,2024年起覆蓋40%的航運排放,2026年起覆
人類社會正面臨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環境污染三重危機,迫切需要各方共同行動。企業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微觀基礎,在全球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ESG理念的快速發展,ESG已成為引導市場資源配置和指導長期投資者的重要風向標
ESG可以激發企業增加研發投入,采用數字化和綠色低碳技術,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并與公司的業績提升形成協同聯動效應。“從績效來看,將ESG融入企業經營的上市公司,其整體業績往往也比較好,資本市場反饋也更好
ESG投資是“雙碳”轉型進程中的關鍵變量,有效的ESG投資需要真實的信息披露、科學規范的評級評價等基礎設施的搭建。未來要立足市場,完善碳市場建設和ESG的政策框架,促進“雙碳”相關的投融資發展,推動ESG投資產品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