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巨頭ING將證明創業公司并不是唯一可以推進區塊鏈加密技術的公司。這家總部位于荷蘭的銀行非但沒有等待創新的到來,反而攻克了一個問題:它作為金融機構和普通的加密貨幣用戶所面臨的問題是一樣的。
步入2018年,被譽為“下一代互聯網”的區塊鏈技術全面爆發。在經歷了一年高頻曝光后,市場、用戶也開始迫切希望看到區塊鏈應用真正落地。區塊鏈應用能真正落地的只有兩個領域:一個是交易領域,第二個重要的領域是流通領域。
區塊鏈時代的到來,為現代新的估值方式打上了一個問號。應該用什么方式為區塊鏈企業進行估值才是最合理的呢?區塊鏈企業估值可以應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對數字貨幣(代幣)進行估值,另一個是對其技術應用進行估值。但歸根到底其實都是一樣的。
導 讀馬克?馮?里吉門納姆是dscvr.it和Datafloq的創始人,暢銷書《Think Bigger》的作者,被評為全球大數據十大影響人物以及最具影響力區塊鏈人物之一。目前,他的主要研究課題以及為企業提供的咨詢內容,就是各個組織應如何應對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他
2018年年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了對全球經濟的指導意見,將2018年和2019年的全球增速預期上調至3.9%。這一修正反映了全球經濟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與之前的一個人或公司創建網絡的方法相反,區塊鏈使世界各地的人們和計算機彼此合作來共同創建一個網絡。許多不同的“區塊”組成區塊鏈,隨著新區塊被添加到鏈中,區塊鏈不斷增長。加密技術支持并保護區塊鏈網絡。我們已經看到這被用于貨幣、數據傳輸和
2008-2018年,是區塊鏈在比特幣的概念上從0到1的十年。十年前,中本聰正式提出了“區塊鏈”概念,并催生出了比特幣;十年后,區塊鏈人人熱議,應用遍地開花。
中國區塊鏈國家標準制定負責人周平稱,目前相當一部分區塊鏈的國際標準是中國提出的,標準是公益性的,誰都可以拿來用,但區塊鏈也存在標準之爭。
區塊鏈是一項技術,可以應用在各行各業,能源也不例外。能源具有很強的行業特點,但從來不甘落后,新技術能提高能源產業鏈的效率,推動能源行業變革。
云計算是分布式計算、并行計算、效用計算、網絡存儲、虛擬化、負載均衡、熱備份冗余等傳統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發展融合的產物。許多云計算部署依賴于計算機集群的緊耦合的工作方式,但與網格計算,這種松耦合工作方式的體系結構